中華補血草
来源:74U閱讀網
別名:南沙參、泡參、泡沙參
禁忌人群:風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禁服;痰熱咳嗽者慎服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沙參的基本介紹
為桔梗科沙參屬植物四葉沙參、杏葉沙參或其同屬植物,以根入藥。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須根,刮去粗皮,即時曬幹。
南沙參與北沙參的區別:
據古代文獻記載,前人所用沙參,系南沙參。至清代載有沙參分南、北兩種。一般認為兩藥功效相似,均屬養陰藥,具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然南沙參又稱大沙參、空 沙參,其形粗大,質較疏松,功效較差,專長於入“肺”,偏於清肺祛痰止咳;北沙參,又稱北條參、細條參,其形細長,質堅疏密,功效較佳,專長於入“胃”,偏於養陰生津止渴,說法各異 。
沙參的功效與作用
1、養陰潤肺
沙參甘潤微寒,可以補益肺陰,潤養肺燥,也能清肺熱,可以用來治療陰虛咳嗽、肺熱燥咳、幹咳少痰、咽幹以及聲音嘶啞或咳血等病癥。由於沙參同時具有化痰的作用,因此也可以用來治療肺燥咳嗽,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等病癥。
2、益胃生津
砂仁甘寒養陰,能夠養胃陰、清胃熱,可用於治療胃陰虛有熱而出現的口燥咽幹、大便秘結、食少嘔吐、舌紅少津等癥。同時沙參有兼補益脾氣的作用,對於胃陰脾氣皆虛者有氣陰雙補之功效,特別適用於溫熱病後期,機體氣陰兩虛而餘熱未清者使用。
3、鎮咳祛痰
輪葉沙參煎劑對傢兔有祛痰效果,但較紫菀為弱,持續時問較長。南沙參所含β谷甾醇、棕櫚酰-β-谷甾醇有鎮咳、祛痰、平喘和消炎作用,這些作用與所含皂苷也有關。
4、調節免疫
沙參可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抑制體液免疫。具有調節免疫平衡的功能。沙參水煎劑對巨噬細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菌酶水平、遲發型超敏反應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對B細胞增殖也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對T細胞有非常明顯的抑制作用。
5、抗真菌
沙參水浸劑(1:2)在試管內對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6、強心
1%的沙參浸劑對離體蟾蜍心臟有明顯的強心作用,能使離體心的振幅增大,給麻醉兔靜脈註射,能使其血壓稍微上升、呼吸加強;切斷迷走神經,此作用依然存在。
沙參的營養價值
現代研究發現,南沙參含生物堿、揮發油等,具有降低體溫、鎮痛、強心等作用;北沙參含黃酮、 皂甙等,具有祛痰、抗真石、強心等作用。
南沙參養陰清熱 潤肺化痰 治療陰虛久咳 癆嗽痰血 燥咳痰少;虛熱喉痹(潤肺止咳)。北沙參胃陰虛津液不足咽幹口渴(養胃生津)。
沙參的選購
呈圓錐形或圓柱形,略彎曲,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頂端有一至數個蘆頭,根上部多有深陷黃紋呈斷續環狀,並有殘留的粗皮,下部有縱紋及縱溝。體輕質松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白色,有裂隙。無臭,味微甘。以粗細均勻、肥壯、色白者為佳。
沙參的存儲
炮制後貯幹燥容器內,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沙參的食用方法
1.肺熱咳嗽者,可單味水煎服。
2.若肺熱較盛者,可加清肺之桑白皮、地骨皮。
3.久嗽不已者,可配止咳化痰之款冬花、炙百部。
4.久咳聲啞者,再伍養陰斂肺之玄參、訶子。
5.若津傷較重,舌絳少津者,是可用鮮沙參與鮮生地、鮮石斛等配伍,以增養陰生津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