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裙竹蓀
来源:74U閱讀網
黃堇別名:斷腸草,黃花魚燈草,糞桶草,石蓮,
黃堇簡介:黃堇,中藥名。為罌粟科紫堇屬植物小花黃堇Corydalis racemosa(Thunb.)Pers.的根或全草。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殺蟲的功效。主治濕熱泄瀉,痢疾,黃疸,目赤腫痛,聤耳流膿,瘡毒,疥癬,毒蛇咬傷。
黃堇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解毒殺蟲。主治
濕熱泄瀉,痢疾,黃疸,目赤腫痛,聤耳流膿,瘡毒,疥癬,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鮮者15-30g;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用根以酒、醋磨汁搽。註意事項
江西《草藥手冊》:一般不作內服。化學成分
全草含原阿片堿和消旋-四氫掌葉防己堿。黃堇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牛皮癬、頑癬:黃堇根磨酒、醋外搽。(江西《草藥手冊》)
2、治瘡毒腫痛:鮮黃堇全草五錢,煎服;並用鮮葉搗汁塗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3、治毒蛇咬傷:鮮黃堇草,搗汁塗敷。(《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4、治目赤腫痛:黃堇鮮全草加食鹽少許搗爛,閉上患眼後。外敷包好,臥床二小時。
5、治流火:黃堇全草一兩。加黃酒、紅糖煎服。連服三天。
6、治暑熱腹瀉、痢疾:黃堇鮮全草一兩。水煎服,連服數日。
7、治肺病咳血:黃堇鮮全草一至二兩。搗爛取汁服(用水煎則無效)。(4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8、治小兒驚風抽搐,人事不省:鮮黃堇一兩。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黃堇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5-8月采收,曬幹。黃堇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光滑無毛。葉2-3回羽狀全理解,末回裂片近卵形,淺裂至深裂。總裂至深裂。總狀花序;花黃棕色,上花瓣延伸成距,末端圓形。蒴果條形。種子黑色,扁球形。味苦。黃堇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罌粟科紫堇屬植物小花黃堇。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具惡臭,高10-60cm。根細長。莖多分枝。葉片輪廓三角形,長3-12cm,2-3回羽狀全裂,1回裂片3-4對,2回或3回裂片輪廓卵形或寬卵形,淺裂或深裂,末回裂片狹卵形至寬卵形,先端鈍或圓。總狀花序長3-10cm;苞片狹披針形或鉆形,長1.5-5mm;萼片2,卵形;花冠4瓣,黃色,上瓣長6-9mm,前部唇狀,後部有距,囊狀,長1-2mm,下瓣背前部微成龍骨突起,二側片先端愈合;雄蕊6,2體,花絲基部具蜜腺,伸入距內;雌蕊1。蒴果條形,長2-3cm,寬1.5mm。種子黑色,扁球形,直徑約1mm,密生小凹點。花期3-5月。果期6月。分佈區域
分佈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中、下遊各省,北達陜西南部和河南西南部。生長環境
生於墻腳邊、石縫或山溝邊隰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