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苦油木

苦油木

苦油木別名:山欏,紅蘿木,

苦油木簡介:苦油木,中藥名。為楝科植物大葉山楝AphanamixisgrandifoliaBl.的根或葉。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具有祛風止痛之功效。常用於風濕關節腫痛,四肢麻木。

苦油木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止痛。

主治

風濕關節腫痛,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葉:主治風濕病。”

苦油木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根洗凈泥土,切片,曬幹;葉,鮮用或曬幹。

苦油木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楝科植物大葉山楝.

形態特征

喬木,高達30米。葉通常為奇數羽狀復葉,有時為偶數羽狀復葉,長20-60(-90)厘米,有小葉11-21片;小葉對生,革質,無毛,長橢圓形,長17-26厘米,寬6-10厘米,先端漸尖而鈍,基部一側圓形,另一側楔形,偏斜,最下部的小葉較小,卵形,基部圓形,側脈13-20對,廣展,於近邊緣處連結;小葉柄粗壯,長約1厘米。花序腋上生,短於葉或長於葉,多少被微柔毛,雄花組成圓錐花序式,廣展,雌花和兩性花組成穗狀花序;花球形,直徑6-7毫米;萼片圓形,直徑約3毫米,邊緣有睫毛或無;花瓣3片,圓形,直徑6-7毫米;無毛;雄蕊管球形,厚;花藥6枚,長圓形,內藏;花盤缺;子房被毛,無花柱,柱頭具3棱。蒴果球狀梨形,直徑2.5-2.8厘米,無毛;種子黑褐色,扁圓形,長1.3-1.5厘米,寬1-1.2厘米。花期6-8月,果期10月至翌年4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1000m的平原和丘陵地區的疏林或灌叢中,有時栽培於村邊。

三股  後隆  真情實感  冰壺  和莊  建義村  梵文  元寶樹  鶴涇灣  許劭  愛憎分明  慧眼識英雄  深發  雙眼皮  法喜  言歸正傳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