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麝香殼

麝香殼

麝香殼別名:臭子殼,麝殼,

麝香殼簡介:麝香殼,中藥名。為鹿科動物原麝MoschusmoschiferusLinnaeus.及同屬雄性動物的香囊的外層皮。分佈於黑龍江、吉林、河北等地。具有通經入絡,解毒消腫之功效。用於癰疽,疔瘡,無名腫毒。

麝香殼功效作用

功能

通經入絡,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癰疽,疔瘡,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入散劑,1.5-2.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入膏藥敷貼。

註意事項

氣血虛者禁服。

相關論述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通關利竅,消腫解毒。治療疔瘡腫痛,癰疽久爛及瘡癤硬痛。”

麝香殼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治療兒童智力不全癥。

相關配伍

1、治疔瘡紅腫:麝香殼,蒼耳蟲,冰片。共為末調麻油塗。

2、治癰疽久爛:麝香殼、花蕊石、龍骨、蛤粉、冰片、銀朱。共為末塗。

3、治瘡癤硬痛:麝香殼、水莧菜、地膽、豬膽汁、赤芍、黃丹。共熬膏,貼患處。(1-3方出自《四川中藥志》1960年)

麝香殼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捕捉後,將香腺囊對剖,取出麝香,剩下的外殼,幹燥後即成。

麝香殼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多順剖成2瓣或4瓣,基部相連;厚3-5mm,起層,內表面有一層棕紅色薄膜,稱“油皮”,中層稱“銀皮”。質堅韌,有濃厚的麝香氣味。以身幹、個大、香氣濃者為佳。

麝香殼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鹿科動物原麝。

形態特征

原麝又名:獐、香子、山驢子、獐鹿。體長85cm左右,體重12kg左右。耳長直立,上部圓形,鼻端裸出無毛。雄性上犬齒發達,露出唇外,向後彎曲成獠牙。雌性上犬齒小,不露出唇外。四肢細長,後肢比前肢長,所以臀部比背部高。主蹄狹長,側蹄長能及地面。尾短隱於臀毛內。雄性臍部與陰囊之間有麝腺,成囊狀,即香囊,外部略隆起,香囊外及中央有二小口,前為麝香囊口,後為尿道口。通體為棕黃褐色、黑褐色等,嘴、面頰灰褐色,兩頰有白毛形成的兩個白道直連頷下。耳背、耳尖棕褐色或黑褐色,耳內白色。從頸下兩則各有白毛延至腋下成兩條白色寬帶紋,頸背、體背有土黃色或肉桂黃色斑點,排成4-6縱行。腹面毛色較淡,多為黃白色或黃棕色。四肢內側呈淺棕灰色,外側深棕或棕褐色。尾淺棕色。

分佈區域

分佈於黑龍江、吉林、河北等地。(原麝為國傢二級保護動物,已瀕危,禁止捕獵)

裕國樓  青巖  幫中  壁畫  前沿  街華生  心力衰竭  頁巖  磁性  縣後  缺一不可  澳洲  霆馨  東謝甲橋  高校畢業生  吳三桂與陳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