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不孕
来源:74U閱讀網
旋前圓肌綜合癥
旋前圓肌綜合癥百科
1951年,Seyffarth首次報道瞭旋前圓肌綜合征(roundpronatorsyndrome),17例病例均為正中神經通過旋前圓肌或指淺屈肌時神經受到卡壓所致.當時其描述的旋前圓肌綜合征並非都為旋前圓肌卡壓,因此,臨床命名並不確切.然而,由於臨床長期將此類病變稱為旋前圓肌綜合征,所以,這一命名沿用至今.
旋前圓肌綜合癥
旋前圓肌綜合癥病因
一、發病原因
由於正中神經通過旋前圓肌或指淺屈肌時神經受到卡壓所致.
二、發病機制
1.Struthers韌帶 為少見的結構,由此引起的旋前圓肌綜合征較少見.
2.肱二頭肌肥厚或緊張 同樣可以引起卡壓.
3.旋前圓肌纖維束帶 重復性旋前動作可使卡壓加重.
4.指淺屈肌腱形成的淺腱弓 亦可引起同樣癥狀.
旋前圓肌綜合癥
旋前圓肌綜合癥癥狀
一、癥狀
旋前圓肌綜合征的發病率遠少於腕管綜合征,發病年齡多在50歲左右,女性患者多於男性,為男性患者的4倍以上.早期癥狀比較復雜,從確診到治療的時間往往達9個月至2年.
二、主要癥狀
(1)疼痛:前臂近端疼痛,以旋前圓肌區疼痛為主,抗阻力旋前時疼痛加劇.疼痛可向肘部、上臂放射,也可向頸部和腕部放射.一般無夜間痛史.此特點可與腕管綜合征進行鑒別.
(2)感覺障礙:手掌橈側和橈側3個半手指麻木,但感覺減退比較輕,反復旋前運動可使感覺減退加重.
(3)肌肉萎縮:手指不靈活,拇、食指捏力減弱,拇、食指對指時拇指的掌指關節、食指的近節指間關節過屈,而遠節指間關節過伸,魚際肌有輕度萎縮.
三、特殊檢查
(1)旋前圓肌觸痛、發硬.
(2)Tinel征:陽性率較高,常於發病4~5個月後出現.
(3)正中神經激發試驗:
①旋前圓肌激發試驗:屈肘、抗阻力下使前臂做旋前動作,肌力減弱者為陽性.
②指淺屈肌腱弓激發試驗:中指抗阻力屈曲誘發橈側3個半指麻木為陽性.
③肱二頭肌腱膜激發試驗:前臂屈肘120°,抗阻力旋前,誘發正中神經支配區感覺變化為陽性.
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針電極對卡壓區正中神經支配肌肉進行電刺激反應,判斷肌肉失神經電位變化,有助於診斷.另外肌電圖亦有助於診斷.
旋前圓肌綜合癥
旋前圓肌綜合癥檢查
一、檢查
肌電圖檢查,Morris和Peters報道的7例旋前圓肌綜合征病例中,6例出現運動傳導速度減慢.Buchthal報道的7例病例中,有3例出現感覺傳導的異常.然而,研究發現,在肘與腕間,運動和感覺傳導的減慢對診斷近端正中神經卡壓無診斷價值,因為腕管綜合征與旋前圓肌綜合征患者均可出現正中神經傳導異常.
應用針電極對卡壓區正中神經支配肌群進行電刺激反應診斷,通過判斷肌肉失神經電位的變化,有助於診斷和鑒別診斷.
二、鑒別
除需與腕管綜合征進行鑒別以外,尚需與胸廓出口綜合征、臂叢神經炎、神經根型頸椎病等鑒別.旋前圓肌綜合征與腕管綜合征的臨床表現相似.兩者的主要相同點為:腕部和前臂痛;大魚際肌肌力減弱;橈側3個半手指麻木或感覺異常.不同點為:旋前圓肌綜合征無夜間痛,腕部Tinels征陰性,腕部神經傳導速度正常,掌皮支區感覺減退.
旋前圓肌綜合癥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