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愛新覺羅·熙洽 偽滿洲國的締造者之一

愛新覺羅·熙洽 偽滿洲國的締造者之一

本名:愛新覺羅·熙洽

所處時代:清朝

出生時間:1883年

去世時間:1950年

光緒十年(1884年)生於盛京(沈陽),熙洽為愛新覺羅氏,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親兄弟穆爾哈齊的後裔。

熙洽自幼在皇傢子弟學校作官學生。由於熙洽有天皇貴胄的傢庭背景,又從小受到忠君報國的思想教育,遂

以“報效大清”為己任

,立志棄文學武,於是赴日本就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騎兵科,於1911年畢業。辛亥革命時,熙洽曾經參與宗社黨的復辟活動,致力於恢復清帝國統治;民國初年任黑龍江監軍公署參謀,黑龍江省軍馬牧養場場長。後經介紹到廣東省長公署任咨議數年。

1919年初,張作霖在沈陽開辦東北陸軍講武堂,特請回熙洽,聘為第一任教務長。由於熙洽治學有方,更得到瞭張作霖的信任和尊重,不久改任東三省巡閱使署參謀處長、蒙藏經略使署軍務處長、東北軍第十旅旅長、吉林軍務訓練總監、吉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參謀長,成為

吉林軍政首腦張作相手下的第一人

熙洽對日本態度較為親近。而且熙洽也有意借用日本力量達成復辟。1931年滿洲事變爆發之時,熙洽代理東北邊防軍駐吉林副司令官兼吉林省主席張作相的一切吉林官民政務,在日軍進攻吉林時,熙洽便與日本合作,並且出任吉林省長官公署長官。

之後熙洽提出讓溥儀復辟與建立滿洲國的計劃

。1932滿洲國建國之後,熙洽出任滿洲國財政部總長兼吉林省省長,1934年出任財政部大臣,1936年溥儀稱帝後,轉任宮內府大臣,成為溥儀身邊可以依靠的重臣。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滿洲國在蘇聯的攻擊之下瓦解,熙洽也被蘇聯紅軍逮捕,而被解押到西伯利亞。1950年熙洽與其他滿洲國官員被引渡回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久便病故於哈爾濱的戰犯管理所。

井子村  郭煒  魏都路  借用  苦心經營  果農  毛料  文山縣  韓一  媒人  鼻塞  高雅富  鋪天蓋地  人老珠黃  馬灣村  松峰廠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