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桓豁 東晉將領

桓豁 東晉將領

中文名:桓豁

別名:桓朗子

國籍:東晉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320年

逝世日期:377年10月13日

職業:將領

主要成就:鞏固東晉北鄙防禦前秦

籍貫: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

追贈:司空

初守荊州

桓豁少有美譽,征聘於司徒府,授以秘書郎,不就。後任當時為撫軍將軍的司馬昱屬下的從事中郎,後轉任吏部郎。桓豁後以患病辭官,再被任命為黃門郎時,正遇上因升平三年(359年)西中郎將謝萬率軍抵抗前燕卻因其指揮失當而潰敗,而導致許昌、穎川、譙、沛等各城都相繼落入前燕之手以及豫州當地人混亂不安的局面。當時掌權的桓溫於是於升平五年(361年)指派尚未拜官的桓豁都督沔中七郡(魏興郡、新城郡、上庸郡、襄陽郡、義成郡、竟陵郡及江夏郡)諸軍事、建威將軍、兼新野和義成二郡太守。同年,桓豁北攻許昌,擊敗前燕將領慕容塵並攻下許昌,因功進號右將軍。 

代兄掌州

興寧二年(364年),桓溫加領揚州牧,並向東移鎮至赭圻。次年再東移至姑孰,於是讓桓豁假節監荊州、揚州之義城及雍州之京兆諸軍事,並接替自己領南蠻校尉及荊州刺史。但桓豁上任後當年,即遇上梁州刺史司馬勛起兵叛亂,桓豁於是在太和元年(366年)派督護桓羆領兵進攻梁州治所南鄭,協助平定叛亂。同年七月,前秦王猛、楊安等人南攻荊州,進攻南鄉郡,桓豁於是領兵救援。桓豁於下月移屯新野時,前秦軍掠民北歸。又同年,南陽督護趙億等占據宛城並降前燕,前燕於是派南中郎將趙盤入戍宛城。桓豁於太和二年(367年)與竟陵太守羅崇進攻宛城,攻破後追擊趙盤至魯陽時將其俘獲,事後在宛城戍兵並南歸。 

對抗前秦

桓豁後加監寧益二州軍事。寧康元年(373年),桓溫去世,桓豁升任征西將軍、都督荊、梁、雍、交、廣五州諸軍事。同年前秦派兵進攻蜀地,桓豁派江夏相竺瑤救援,但竺瑤在廣漢太守趙長戰死後就領兵退還,益、梁二州領土亦因梁州刺史楊亮及益州刺史周仲孫抵抗失敗並撤退後被前秦所攻占。 

太元元年(376年),桓豁升任征西大將軍、開府,桓豁辭讓但不獲準許,桓豁於是追溯寧康元年(373年)蜀地失守之事,以自己“威略不振,所在覆敗”再上書辭讓開府。同年,前秦派大軍進攻前涼,桓豁與其弟車騎將軍桓沖合作,派督護桓羆、江州刺史桓石秀及兗州刺史朱序等進擾沔漢一帶地區,以圖以此紓緩前涼的壓力,但前涼終被前秦所滅,各人亦罷兵。因為前涼覆亡,朝廷派出中書郎王尋之前往荊州與桓豁見面,咨詢邊境抵抗前秦之事。桓豁於是於太元二年(377年)表右將軍毛穆之為監沔中軍事、朱序任南中郎將、監沔中軍事、梁州刺史,鎮守襄陽,以強化對北方前秦的防禦。 

桓豁終也未拜開府,並於太元二年(377年)八月丙辰日逝世,享年五十八歲。朝廷追贈司空,謚號為敬。

呂傢巷  諸子  訴訟代理人  坔窩  霍傢拳  一場大雪  路錦宏  路怡  桔鄉  鄭太  藍忘機  波導  社會保障制  衣莊  三友  東裡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