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沈林子 東晉末年及南朝宋早年將領

沈林子 東晉末年及南朝宋早年將領

本名:沈林子

字號:敬士

所處時代:晉末宋初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時間:387年

去世時間:422年

主要成就:斬殺郭亮之平定武陵郡;大敗後秦

籍貫:吳興武康

官職:建威將軍、河東太守、輔國將軍

爵位:漢壽縣伯

親報父仇

沈林子父親沈穆夫在隆安三年(399年)孫恩之亂時做過孫恩的前部參軍,並於同年因為孫恩敗於晉軍而被捕處死。沈林子祖父沈警向來厭惡無德行的同宗沈預,此時沈預卻向官府告發逃匿的沈警,於是沈警和沈林子四位叔父都被處死,而沈林子與兄弟們藏身山中,晝伏夜出,終幸免於難。沈林子更加為被殺的祖父、父親和叔父建墓。

及後孫恩再度侵擾三吳,參與討伐的將領如劉牢之、高素等人都放縱部下擄掠財物和人口,唯獨劉裕軍紀嚴明,絕不侵擾人民。沈田子那時仍躲在山中逃避追捕,因此特地去向劉裕自首。劉裕等人受沈林之的說話感動,就將他們一傢都帶到京口(今江蘇鎮江),並給他們住房。

元興三年(404年),劉裕起兵討伐篡位的桓玄,沈林之亦參與其中,並在與劉裕攻下建康後就與兄沈田子東還吳興報仇。二人在沈預於節日與宗族聚會時闖入,並斬殺沈預,屠其宗族,並以沈預的頭顱到父祖墓前獻祭。 

屢次征戰

沈林之當時得吳興郡府任命,冠軍將軍劉毅又以其為參軍,但沈林子見傢門歷盡艱辛困苦,已經沒有仕宦的心思,故此都不應命;其後劉裕再三敦請仍不肯出仕。

義熙四年(407年),劉裕受任揚州刺史,又再請沈林子為自己的屬官,這回沈林子再推辭不瞭,隻得受任,領建熙縣令,又封資中縣五等侯。 

義熙五年(408年),沈林子隨劉裕北伐南燕,行參鎮軍軍事。晉燕兩軍初在臨朐(今山東臨朐)交戰,敵軍虎班突騎走到晉軍後方,沈林子則率精兵將其擊敗。及至晉軍於臨朐擊敗燕軍後,南燕皇帝慕容超逃回廣固(今山東青州市),晉軍即圍攻廣固,逼得慕容超據守內城,而沈田子就與劉敬宣同攻城西一角。

義熙六年(409年)廣固城陷,劉裕成功滅南燕,但同時國內就發生盧循之亂,盧循更率軍逼近建康。沈田子其時就隨劉裕等班師回防,並在到後率兵防守石頭城。後盧循聲言要讓主力經白石進攻建康,劉裕就自率主力防守白石,留沈林子與徐赤特守查浦壘;沈林子預料盧循有詐,進攻白石可能是佯攻,勸劉裕有所提防,不過劉裕認為秦淮河和石頭城的防守堅固,配上沈林子就足夠防禦瞭,仍然維持原本配置。其時盧循確實隻派老弱進攻白石,亦有派軍燒查浦壘進攻,並在秦淮河南岸設下埋伏,實則就率兵進攻丹楊郡諸縣。徐赤特見盧循軍來攻,於是無視沈林子的勸諫及劉裕防守的命令領兵進擊,果然被伏兵擊敗,沈林子領兵還抗,並收集徐赤特殘兵,在朱齡石的支援下最終都能夠堅守,逼令敵方撤退。劉裕及後自白石到來,斬殺違命的徐赤特,又以沈林子參中軍軍事。

劉裕於義熙七年(411年)升任太尉,沈林子亦轉參太尉軍事,並於次年隨劉裕討伐荊州刺史劉毅。義熙十一年(415年),沈林子隨劉裕討伐荊州刺史司馬休之,當時郭亮之召集蠻族占據武陵郡城,而當時的武陵內史王鎮惡因討伐蠻帥向博抵根而領兵在外,並對抗司馬休之部將朱襄,沈林子於是領兵進攻武陵,在七裡澗斬殺郭亮之,平定瞭武陵郡。及後沈林子又率軍進攻屯據石城(今湖北鐘祥縣)的魯軌,並與趙倫之攻破石城,又追擊出奔襄陽(今湖北襄陽市)的魯軌。因襄陽守軍不納魯軌與司馬休之等人,眾人於是北逃至後秦,荊州於是平定,沈林子亦暫鎮江陵(今湖北江陵縣)。 

劉裕在義熙十二年(416年)加號平北將軍,沈林子又以太尉參軍本職參平北軍事。同年劉裕出兵北伐後秦,沈林子加建武將軍,率水軍自汴水進入黃河。及後,襄邑人董神虎率千多人投降晉軍,劉裕為安撫他,於是授他官職,並要沈林子和他同攻倉垣(今河南開封市西北)。不過在攻下倉垣後,董神虎卻擅自回到襄邑,沈林子於是至襄邑將其斬殺,收撫其餘眾。

義熙十三年(417年),沈林子攻擊後秦河北太守薛帛所駐的解縣,逼其出奔關中,並收其兵糧,及後更聯同檀道濟轉攻蒲阪。與此同時,王鎮惡正率軍進攻潼關,而沈林子又未能夠攻克蒲阪,於是向檀道濟建議棄蒲阪而聯合王鎮惡攻取潼關。檀道濟聽從,並於同年三月到達潼關,即敗出戰的姚紹,後沈林子更率精兵夜襲負責截斷晉軍糧道的姚鸞,斬殺姚鸞及數千名士兵,又擊敗防禦黃河水道的姚贊。可是,沈林子等始終無法擊敗拒守定城的後秦軍,更因孤軍深入而糧運不繼,造成軍中乏糧,人心疑懼的狀況。當時有建議說要退兵,與劉裕所率的大軍會合,但沈林子大力反對,認為北伐發展到那個時刻已經差不多成功,而成敗就正正在他們所率領的前鋒身上,堅持不肯退兵,後王鎮惡因勸得弘農百姓送糧而緩解瞭缺糧問題。姚紹其時就派姚洽、安鸞、姚墨蠡及唐小方等屯駐九原,以黃河作天險固守,要斷絕其糧道,沈林子就將之擊破,姚洽等人皆戰死。此戰激得姚紹發病而死,繼任的姚贊率眾進攻沈林子,但亦遭沈林子擊敗。

同年七月,劉裕進軍至陜城(今河南陜縣),沈田子就過武關,進攻嶢柳(今陜西商洛市商州區西北)的後秦守軍。其時劉裕憂慮沈田子兵少,就派瞭沈林子前往協助,但沈田子成功以寡敵眾,沈林子到時秦軍已經潰敗,二人於是率兵追擊。其時沈林子的聲威遠播,關中豪族都望風請降,而劉裕亦頻頻賜書褒獎沈林子。九月,後秦皇帝姚泓出降,而沈林子更追擊西逃隴上的十多萬羌人,一直追至槐裡(今陜西興平縣),俘虜數以萬計。 

宋武所重

同年十二月,劉裕班師離開關中,循洛水入黃河,再經汴水東還,沈林子就領水軍至石門支援劉裕東歸。回朝後,朝內議論要讓沈林子都督一州八郡,但劉裕因為欣賞沈林子的才智而不願他離開自己身邊,不肯讓他出鎮。至義熙十四年(418年),劉義隆任西中郎將,荊州刺史,當時又有議論要派沈林子和謝晦作為劉義隆屬官以作輔助,劉裕這次留住瞭謝晦,任命沈林子為西中郎中兵參軍,領新興太守。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篡位,沈林子以佐命元勛而封漢壽縣伯,同年劉義隆進鎮西將軍,沈林子亦轉入鎮西府,加建威將軍、河東太守,後又轉為鎮西咨議參軍。

後沈林子因母親去世而離職,送母還葬吳興。下葬後劉裕曾下詔要沈林子不服喪期,復任輔國將軍,但沈林子堅決辭讓。劉裕於是退一步,讓他於朔望日不用還朝,而軍國大事都去咨詢他;而當時當政的領軍將軍謝晦患病或有傢事時,都會由沈林子代攝其職。不過沈林子守喪期間因過於傷心,很快就患瞭病,劉裕見此就逼其入臺省,每日都親身安慰他,待他病情稍為好轉才讓他回去。不久劉裕也患病瞭,召瞭沈林子入侍,隻是沈林子此時也病發,唯有出宮。 

沈林子在永初三年(422年)去世,終年三十六歲,當時劉裕仍然臥病,群臣知道劉裕很重視沈林子,怕報告瞭沈林子死訊後會令劉裕病情加重,於是將之隱瞞。群臣一直以其患病回瞭傢為由推托劉裕,劉裕下旨沈林子時也代沈林子寫信答復,故此同年劉裕去世時仍未知沈林子其實已經去世。朝廷後下賜棺木、朝服、佈帛和金錢,又追贈征虜將軍。

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時更獲賜謚號懷。 

院背  豐木  憑空消失  胃俞穴  銀實  指事  產品安全  南羅盛灣  沙非  相差無幾  重任  懸崖絕壁  豬排山  腦出血  門廳  大火山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