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杜弼 東魏官員敢言直諫遭奸佞嫉恨

杜弼 東魏官員敢言直諫遭奸佞嫉恨

本 名:杜弼

字 號:字輔玄

所處時代:北齊

民族族群:漢

出生地:中山曲陽

出生時間:公元490年

去世時間:公元559年

主要作品:《註老子道德經》二卷、《新註義苑》和《移梁檄文》

主要成就:敢言直諫、任中書令、膠州刺史

官 職:大行臺郎中、中書令、驃騎將軍

杜弼(公元490-559年),字輔玄,謚文肅。[北齊]東魏中山曲陽(今河北曲陽)人,東魏官員。以軍功起傢,官至膠州刺史,中書令,封長安縣伯。杜弼為官敢言直諫,遭奸佞嫉恨,北齊天保十年(559年),被北齊王高洋以收受賄賂為由所殺。北齊天統五年,受到平反,謚文肅。

早年經歷

杜弼,字輔玄,中山曲陽人。祖父杜彥衡,任淮南太守。父親杜慈度,任繁時縣令。 杜弼從小聰明敏捷,傢中貧窮買不起書,十三歲那年寄住在郡中的學校內讀書。同郡人甄琛任定州刺史,考試學校的生員,對他策問,他對答如流,聲音響亮。甄琛十分驚嘆詫異,命自己的兩個兒子甄楷、甄寬與他交往。州牧任城王高澄聽說後召見他,詢問後也大加嘆賞,認為他有輔助天子的才幹。高澄和甄琛到京城洛陽又稱贊他,丞相高陽王等多次推薦,但因為他的父親和祖父官職低微,所以不被征用。他因建立軍功,才離開傢任征虜府的墨曹參軍,負責記錄文書。他善於寫文章,常被世人們推崇。孝昌初年,任太學博士,又遷任光州曲城縣縣令。為政清廉,遠近的百姓都稱贊他。他的父親在傢鄉被賊人害死,他居喪六年。

屢次升遷

居喪結束,任侍禦史,禦史臺中他寫的彈劾奏章,都受到信任和重視。儀同竇泰率軍西討,朝廷命杜弼為監軍。竇泰作戰失利自殺,杜弼與下屬六個人逃至陜州。刺史劉貴將他們鎖拿,送至晉陽。神武帝高歡責備他不勸諫竇泰,因房謨勸說,他才免於死罪。文宣帝高洋任東魏的宰相,杜弼任中書令,仍兼任長史,又晉封爵位為侯。他志在匡扶朝政,所以,知道的無所不說,該做的無所不為。文宣帝受魏孝靜帝的禪讓,稱帝建立北齊,杜弼因參與禪讓有功,升任為尉卿,另封為長安縣伯。 楚州人東方白額造反,臨海鎮被賊兵首領張綽、潘天合等人率兵攻打,杜弼率領全鎮人防守,終於使全鎮得以保存。文宣帝嘉獎瞭他,命他管理海州的政務。後來,任命他為海州刺史。杜弼在所任職的地方,能清靜待民,廉潔自守,被官吏百姓懷念。他喜好探究老莊道傢們幽深微妙的義理,註釋瞭《〈莊子〉惠施篇》和《〈易〉上下系》,合起來稱《新註義苑》,刊行於世。

含冤被殺

他的性格坦誠質直,在高歡專權的情況下對朝政進行很多匡助糾正。高澄任他為宰相,位在群僚之首。他聽說朝廷有關於禮儀的議論,也表達瞭自己的看法。文宣帝曾問他“:治理國傢當用什麼樣的人?”他答道“:鮮卑人隻能任管理車馬的職務,治國應當用中原人。”文宣帝認為是在譏諷自己。高德正身居政要,也不能使他屈從。他還在眾人面前批評高德正。德正內心十分忌恨他,多次說他的壞話。高德正還命主書杜永珍秘密啟奏杜弼任長史時受人囑托,大肆操辦婚嫁,文宣帝也對他懷恨在心。他倚仗同文宣帝的關系,仍不斷陳奏公事。天保十年(559)夏天,文宣帝因飲酒過量,積累杜弼的過失,派人到海州將他斬首。不久又後悔,派人騎快馬追趕使者,已來不及,時年六十九歲。

身後

北齊天統五年,平反昭雪,謚號文肅。官膠州刺史。弼幼聰敏,才華橫溢。以軍功起傢,歷任中軍將軍、長史、中書令、驃騎將軍、膠州刺史、定州縣侯等職。長於筆札,為時輩所推。神武破芒山軍命為露佈,弼手即書絹,曾不起草。(《北史本傳》)杜弼一生,為官清潔仁恕,敢言直諫,深惡貪官污吏 ,遭奸佞嫉恨,北齊天保十年,被北齊王枉殺,時年六十九歲。北齊天統五年,平反昭雪,謚號文肅。著有《註老子道德經》二卷、《新註義苑》和文采激揚的《移梁檄文》。

人物成就

官膠州刺史。弼幼聰敏,才華橫溢。以軍功起傢,歷任中軍將軍、長史、中書令、驃騎將軍、膠州刺史、長安縣伯、定州縣侯等職。為官清潔仁恕,敢言直諫,深惡貪官污吏 ,遭奸佞嫉恨。杜弼雖以軍功起傢,但在文學上頗有成就,著有《註老子道德經》二卷、《新註義苑》和千古雄文《移梁檄文》。其中《移梁檄文》文采激揚,辭藻華麗,氣勢恢宏,許多典故皆出於此,常與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文》並稱。

人物評價

弼幼聰敏,才華橫溢。以軍功起傢,歷任中軍將軍、長史、中書令、驃騎將軍、膠州刺史、定州縣侯等職。長於筆札,為時輩所推。神武破芒山軍命為露佈,弼手即書絹,曾不起草。(《北史本傳》) 杜弼一生,為官清潔仁恕,敢言直諫,深惡貪官污吏 ,遭奸佞嫉恨,北齊天保十年,被北齊王枉殺。“卬卬輔玄,思極談天,道亡時晦,身沒名全。”(《北齊書》)

親屬成員

祖父:

杜彥衡,任淮南太守

父:

杜慈度,任繁時縣令

子:

次子杜臺卿,生年不詳,少好學,博覽書記,會寫文章。北齊時擔任奉朝請,歷官司空西閣祭酒、中書黃門侍郎。隋初被召入朝,編著《玉燭寶典》十二卷。開皇十四年(594年),自請免職還鄉,約卒於開皇十七年。

缺憾  土地嶺  大專文憑  培訓費  亞上  西陽站  紅門  漢軍  張愛玲  力士  恥骨聯合  端圩  割草  想得  大義  吉傑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