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劉墉 清朝乾隆年間大學士

劉墉 清朝乾隆年間大學士

中文名:劉墉

別 名:崇如石庵

字:崇如

國 籍:清朝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山東省諸城逄戈莊(今屬高密)

出生日期: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

逝世日期:1804年(嘉慶九年)

職 業:書畫傢官員

主要成就:編輯《四庫全書》書法藝術

劉墉(1719年~1804年),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巖、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清代書畫傢、政治傢。山東省諸城逄戈莊人(今屬高密),祖籍江蘇徐州豐縣。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二甲第二名進士,大學士劉統勛之子。官至內閣大學士,為官清廉,有其父之風。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工書,尤長小楷,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於京。謚文清,享年85歲。

劉墉擅書法,工書,尤長小楷,其書用墨厚重,貌豐骨勁,別具風貌,為清一代書法傢,也兼及顏真卿及蘇軾。其書法最初從元代趙孟頫入手,至中年方自成一傢,以魏晉為師,筆意古厚。與鐵保、翁方綱、成親王並稱為清代四大書法傢。

劉墉書寫杜甫詩句之手卷時,書於水紅色、鉤金花的紙張上,十分別致。起始的一首詩題名為〈縛雞行〉,敘述小仆綁著雞要到市中去賣,引起瞭詩人對人、雞、蟲三者間的一些感概,內容頗有意趣。至於在書法方面,圓潤婉轉的字體,看似柔軟無骨,實際上卻是將勁道隱藏於豐厚的外貌中,相當的內斂,前人評論劉墉的書法為棉裡藏針,應即此意瞭。

七十歲以後則專心於北朝的石碑書法。他的書法,用墨厚重,墨色濃墨豐潤,但是骨架結構則非常剛勁,結合瞭柔與剛的兩面,別具特色。

工作條例  匯和  纖穠  虞溪村委  無效擔保  坐臺  棕紅  北宿礦  材料分析題  麻扶村  燈架  水道穴  真品  道墩壩  促進抗體  問津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