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葉挺 新四軍重要領導者之一

葉挺 新四軍重要領導者之一

中文名:葉挺

別 名:原名葉為詢字希夷號西平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廣東惠州惠陽區秋長街道周田村

出生日期:1896年9月10日

逝世日期:1946年4月8日

職 業: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傢

畢業院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信 仰:三民主義、共產主義

葉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葉為詢,字希夷,號西平,廣東惠陽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新四軍重要領導者之一,著名軍事傢。

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北伐中被譽為“鐵軍”參與指揮南昌起義並出任前敵總指揮,參加廣州起義時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他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寫出瞭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戰勝利後,獲救出獄後被中國共產黨重新接納為黨員,1946年4月8日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王若飛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難;1988年,被中央軍委確定為36位開國軍事傢之一。

1989年11月,經中央軍委確定,被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傢”的稱號。

早期經歷

葉挺於1896年9月10日(清光緒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於廣東省惠陽地區周田村一個農民傢庭。7歲入本村小學讀書,畢業於廣東陸軍小學堂,1911年入惠州府立蠶業學校。因剪掉辮子反對清朝統治、支持廣州黃花崗起義而被捕,獲釋後轉入惠州府立中學。同年10月在武昌起義的鼓舞下,立志走軍事救國的道路,先後就讀於廣東陸軍小學、湖北陸軍第二預備學校和保定軍官學校。

1914年12月,葉挺到湖北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攻讀軍事知識。1918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在校期間刻苦攻讀軍事課程,積極參加反對袁世凱復辟稱帝的鬥爭,並廣泛研讀進步書刊,探討哲學和社會政治學。曾給《新青年》雜志寫信,提出“道德根本之基”在於"覺悟",並表述其"振污世,起衰溺"的革命理想。

1916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19年參加援閩粵軍。同年加入國民黨。

1919年,經辛亥革命元老、孫中山粵軍總司令部參議何子淵(何貫中長兄)引薦,在福建漳州加入建國粵軍,任支隊副官,並加入中國國民黨,走上瞭追隨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革命道路。1920年,孫中山命令建國粵軍攻打桂系軍閥莫榮新,黃皮徑戰役,葉挺一舉擊潰瞭四倍於己的敵人,聲名大振。後任粵軍第1師少校參謀、工兵營營附。1921年,調任孫中山之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警衛團第二營營長。

1922年6月,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叛變,他的部隊炮轟總統府,葉挺奉命守衛總統府前院,掩護孫夫人宋慶齡脫險。1924年,在蘇聯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東方大學)和紅軍學校中國班學習,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由信仰三民主義轉而信仰共產主義。

北伐期間

1925年9月,回國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粵軍)參謀處處長(一說:12師36團團長),旋即參加討伐軍閥陳炯明的第二次東征戰役。不久奉命轉往肇慶,參與組建以共產黨員為骨幹的第四軍獨立團,任團長。隨第四軍12師師長張發奎參加湖北汀泗橋和賀勝橋等戰役,獲“北伐名將”之美譽,第四軍亦有“鐵軍”之稱,北伐軍占領武漢後,部隊大規模擴編,升任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師長;南昌起義爆發後,任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一軍軍長,所屬三個師中,一個師(蔡廷鍇)率部叛變,親率一個師在湯坑被薛嶽打垮,另一個師自師長周士第以下全部團以上軍官離隊出走,隻剩滇軍老將朱德率800人堅持瞭下來,後來成瞭中國工農紅軍的火種。

1926年5月,率部北伐,擔任先遣隊,從肇慶、新會出發,向湖南前線挺進,討伐吳佩孚。6月5日,獨立團經過兩天的戰鬥,擊潰投靠吳佩孚的贛、粵部隊4個團,攻占湖南攸縣城,北伐軍進入湖北通城縣,當地有名的革命志士吳國珍等熱血青年毅然投奔北伐軍第4軍葉挺獨立團,參與攻占湖北咸寧汀泗橋。

汀泗橋戰役中正面部隊進攻受阻後,他率部翻越大山出其不意撫敵側背,大敗守敵,並乘勝追擊20餘公裡,奪取咸寧縣城。繼又率部參加進攻吳佩孚親率重兵據守的賀勝橋,先以團主力突破敵軍桃林鋪防線,揳入其防禦縱深,再以預備隊相機投入,將反撲的優勢敵人擊退。在所部三面受敵的情況下,嚴令部隊集中兵力支援主攻方向,接連突破印鬥山、鐵路橋等敵軍核心陣地,占領瞭賀勝橋。隨後,獨立團連克桃林鋪、印鬥山等地,率部圍困武昌。葉挺因此被譽為“北伐名將”,所隸屬之第四軍也被稱為“鐵軍”,此時,第四軍軍長為張發奎。

1927年1月,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辦公,國民革命軍進行瞭擴編或改編,葉挺被任命為第二十五師副師長,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師長,兼任第十一軍副軍長。

1927年5月,夏鬥寅叛變,襲擊武昌。葉挺率部奮勇作戰,打垮夏鬥寅。

南昌起義

1927年8月1日與周恩來、賀龍、朱德、劉伯承等領導南昌起義,任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一軍軍長。起義軍進入潮州、汕頭地區,在寡不敵眾而遭失敗的情況下,葉挺等護送病中的周恩來轉移到瞭香港。

1927年12月11日,張太雷、葉挺等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發動瞭廣州起義,葉挺出任工農紅軍總司令。

1928年廣州起義失敗後,葉挺接到黨的通知,要他前往蘇聯。經香港、馬來西亞、日本至蘇聯。由於先後受到李立三、王明的無端指責而決定退出共產黨,加入由國民黨左派鄧演達、陳友仁、宋慶齡發起組織的“第三黨”。1928年6月,中國共產黨在莫斯科召開第六次中國代表大會,會議雖充分肯定瞭廣州起義的偉大意義,卻沒有給葉挺平反。

1928年秋,葉挺到瞭德國首都柏林。先後流亡德國、法國等地,過瞭5年時間。以翻譯德文文章為生,成為素食主義者。1930年春,周恩來來到柏林,發現葉挺對革命失去瞭信心,與葉挺進行瞭促膝長談,告訴他幹革命不能考慮自我。周恩來的話對葉挺啟發很大,旅居德國的廖承志等人也不斷鼓勵葉挺。

1931年,國內形勢的發展使得葉挺再也不能呆在國外瞭。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占領瞭東三省。他每天翻閱大量報刊,密切註意國內局勢。但遠居海外,消息畢竟太少,也來得太慢。為此,他離開瞭德國,來到澳門,結束瞭海外流亡生涯。

1932年到澳門隱居。1933年11月到福州幫助蔡廷鍇、蔣光鼐等人在“福建事變”後成立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1934年在香港加入瞭李濟深、陳銘樞等組織的以抗日為主旨的中華民族革命同盟。

抗日戰爭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1月出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軍長,被授予國民革命軍中將軍銜。

1938年,葉挺親率部粉碎瞭日軍對皖南的“掃蕩”,得到瞭蔣介石的致電嘉獎。

他雖未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但他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的正確路線,堅持華中敵後抗戰,雖與政委項英多次發生矛盾導致其出走數次,但在抗日大局以及周恩來的勸導下最終返回新四軍軍部。

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制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在遭國民黨軍重兵包圍的嚴重情況下,葉挺指揮部隊奮起突圍,浴血奮戰8晝夜之久,在奉派與國民黨軍交涉時被扣押,入獄五年。葉挺將軍嚴詞拒絕瞭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婉拒瞭好友陳誠勸其前往緬甸禦敵的請求,先後被囚於江西上饒,湖北恩施,廣西桂林等地,最後移禁於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

回渝罹難

1946年3月4日,經中共中央多方面的努力下,葉挺始獲自由,他出獄後第二天即電告中共中央,請求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我已於昨晚出獄。我決心實行我多年的願望,加入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在你們的領導之下,為中國人民的解放貢獻我的一切。我請求中央審查我的歷史是否合格,並請答復”;3月7日,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電告葉挺批準其加入中國共產黨,以“親愛的葉挺同志”相稱。葉挺參加瞭國共談判三人軍事會議。

1946年4月8日,他乘飛機由重慶回延安,飛機在山西興縣黑茶山附近失事,遇難身亡,同機遇難的還有王若飛、博古(秦邦憲)、鄧發等中共重要領導人以及葉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兒葉揚眉和尚未取名的幼子阿九。

死訊傳出後,毛澤東在《解放日報》上發表悼詞說:“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

朱德提詞:“為中國人民和平民主團結而犧牲。”

周恩來寫瞭《“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悼念文章。

陳毅作《哭葉軍長希夷同志》。

遺體葬於延安“四八烈士陵園”。

巨野  後會  智化寺  衡中生  金雞  女子足球  天府  南壩  平均數  溪西龍傢  建龍  卡片機  紅橋  門頭溝  南箕北鬥  希道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