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徐堅

徐堅簡介:徐堅(660年-729年),字元固,浙江長興人。以文行於世,唐玄宗朝重臣。少舉進士,累授太學。初官為參軍,多次升遷,深得玄宗信任,奉敕修撰《則天實錄》、《初學記》等書籍。歷官至太子左庶子、秘書監、左散騎常侍、崇文館學士、集賢院學士。與劉知幾等同修《三教珠英》、《則天實錄》。卒,贈太子少保,謚曰文。著有《大隱傳》、輯有《初學記》傳於世。堅與父齊聃俱以詞學著聞。堅長姑徐惠為太宗充容,次姑為高宗婕妤,並有文藻。議者以為“方之漢世班氏”。

生平

出身世傢

據《舊唐書》記載:徐堅生於官宦世傢,祖父徐孝德是隋唐兩朝大臣,終官至果州刺史。徐堅之父徐齊聃,少善屬文,唐高宗時累遷蘭臺舍人、蘄州司馬。徐齊聃善於文誥,甚為當時所稱。公元673年(唐咸亨四年)去世,卒年四十三歲。唐睿宗即位,追錄舊恩,累贈徐齊聃禮部尚書。

仕途通達

徐堅,自幼聰慧好學,遍覽經史,性格寬厚。中進士舉,累授太學。聖歷中,皇帝車駕在三陽宮,徐堅留守東都為判官。

公元699年(聖歷二年),徐堅與定王府曹劉知幾、給事中徐彥伯、右補闕張說同修《三教珠英》。

公元703年(長安三年)又與劉知幾、吳兢等撰修唐史,成《唐書》八十卷。

公元705年(神龍元年),柳沖上書,請改修《氏族志》。唐中宗命徐堅與柳沖、左樸射魏元忠、史官張錫、劉憲等八人,依據《氏族志》,重加修撰。至唐玄宗先天初年,柳沖與徐堅、劉子玄、吳兢等撰成《姓族系錄》二百卷奏上。則天又令堅刪改《唐史》,會則天遜位而止。

唐中宗神龍初年,徐堅官居給事中。是植盛夏,雍州人韋月將上書告發武三思不臣之跡,反為武三思陷害,唐中宗即令殺韋月將。徐堅上表奏請曰:"今朱夏天道生長,夏行秋令,則禾稼不熟。願陛下詳依國典,許至秋分,則知陛下恤刑之規冠於千載,哀矜之惠洽乎四海。" 唐中宗采納瞭徐堅所奏,遂令杖責韋月將,流配嶺表。

公元707年(神龍三年),徐堅與吳兢、劉知幾等修成《則天實錄》。

唐睿宗即位,徐堅自刑部侍郎加封銀青光祿大夫,官拜左散騎常侍,俄而轉黃門侍郎。監察禦史李知古兵出姚州(今雲南姚安)洱河,攻擊蠻族,蠻即降附,又請築城,重征洱河之稅。徐堅則主張蠻夷生梗,未得同與華夏之制,恐勞師遠伐,益不償損。睿宗沒有聽從徐堅的建議。蠻眾恐懼,相率反叛,殺掉李知古,役徒奔潰,由是姚、巂(xī)路絕,連年不通。

徐堅的妻子岑氏,是侍中岑羲的妹妹,徐堅因為是岑羲的近親,辭去掌管機密的官職,轉為太子詹事,告訴別人:"非敢求高,蓋避難也"及至唐玄宗時,岑羲謀逆太子,事敗伏誅,徐堅竟免於坐累。唐玄宗出徐堅為絳州刺史,五轉復入京城為秘書監。公元710年,唐睿宗,授徐堅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館學士,修史。

玄宗重用

公元712年,唐玄宗即位,改麗正書院為集賢院,以徐堅為學士,副張說知院事,累封徐堅至東海郡公。公元725年(開元十三年),徐堅官居左散騎常侍。又因修東封儀註之功,特加封徐堅為光祿大夫。

徐堅熟悉典禮制度,曾先後參與編撰《唐六典》、《太極格》、《史記註》、《姓族系錄》、《唐史》等,凡七入書府,時論贊美。又與賀知章、趙冬曦輯"文府"20卷,續"文集"30卷。著作有《大隱傳》、《初學記》,集三十卷,今存詩九首。

公元729年(開元十七年),徐堅去世,年七十。唐玄宗深悼惜之,遣中使就傢吊唁,宮內出絹佈作為賻金,贈徐堅太子少保,謚曰文。徐堅與父親齊俱以詞學聞著與世。徐堅的兩個姑姑亦有文藻。人們議論徐堅傢族可比漢朝的班固傢族。

傢庭成員

先祖

五世祖徐文整,梁雲騎將軍,陽平太守,慈源候。

高祖徐綜,陳稜威將軍,始安太守,襲慈源候。駙馬都尉,尚陳永嘉公主。

曾祖徐方貴,陳奉朝請,江夏王侍郎,伏波將軍,早卒。

祖父徐孝德,隋唐兩朝大臣,隋末任謁者臺奉員外郎,唐朝時官至果州刺史。

祖母薑氏,依唐制,因長女徐惠為太宗賢妃,封正四品金城郡君。

父親徐齊聃,"善制誥,為時所稱" 唐高宗時累遷蘭臺舍人、蘄州司馬。

叔父徐齊莊,玄宗朝恩封長城縣子。

長姑徐惠,唐太宗徐賢妃,工於詩文。

次姑徐氏,唐高宗徐婕妤,有文藻。

妻室

嫡妻岑氏,是岑羲之妹。

兒子

徐嶠,字巨山。開元中為駕部員外郎、集賢院直學士,遷中書舍人、內供奉、河南尹。封慈源縣公。父子相次為學士,三世為中書舍人。

軼事典故

好友張說

唐時,張說和徐堅同在集賢院當學士十多年,兩人愛好一致,感情相投。當時和他們共事的學士們,已經衰落的很多,獨有張、徐二人還留在集學院。張說把當年的學士名字都寫出來,和徐堅一起觀看。徐堅對張說問:"諸位當年都是各有專長,各領風騷啊,請問文章方面,誰先誰後?"張說答:"李嶠、崔融、薛稷、宋之問的文章,都是良金美玉,無可挑剔。富嘉謨的文章,嚴峻峭拔,雄奇豪放,別具一格,他這種言論,若是用在議論朝政的地方,必然引起大亂子。閻朝隱的文章,濃妝艷抹,詞藻華麗,輕歌曼舞,讀後令讀者愉悅,雖然有些風流儒雅,但是有點過於幽默詼諧。"徐堅又問:"現在的後起之秀,誰的文章好?"張說回答:"韓休的文章,有如美酒佳肴,詞語典雅,但缺少韻味。許景先的文章,雖然肌膚豐滿,華麗可愛,但缺少風骨。張九齡的文章,有如淡妝素裹,應時實用,但缺少潤飾。王翰的文章,像華美的玉器,燦爛珍貴,但多有瑕疵。若能去其所短,揚其所長,也是一時之秀啊!"

三館學士

唐宣宗時,禦史馮緘三院退朝入禦史臺,路逢集賢校理楊收,學士楊收沒有給馮緘讓路;馮緘為朝長,取收仆笞楊收。集賢大學士馬植啟奏宣宗,論曰:"開元中,玄宗幸麗正殿賜酒,大學士張說、學士副知院事徐堅以下十八人,不知先舉酒者。說奏:"學士以德行相先,非其員吏。"遂十八爵一時舉酒。今馮緘笞收仆,是笞植仆隸一般,請黜之。"禦史中丞令狐,又引故事論救,宣宗把禦史馮緘、學士楊收都釋放瞭。宣宗下令:三館學士不避行臺。

新墨西哥  後柑路  禮記  姑魯之戀  顯示屏尺寸  短蛸  香菇魚片粥  中獎  駕錦豐  柏果  七個點  將相  最貧困  車載充電器  黴菌性外耳  寄隴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