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李靜訓 周皇太後楊麗華孫女

李靜訓 周皇太後楊麗華孫女

中文名:李靜訓

別 名:李小孩

國 籍:隋朝

民 族:漢

出生地:大興

出生日期:隋開皇二十年(600)

逝世日期:隋大業四年(608)

李靜訓,九歲的女童,字小孩,隴西成紀人。曾祖父李賢,祖父李崇,父親李敏。外祖母為周皇太後楊麗華。李靜訓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後的溺愛,一直在宮中撫養。大業四年(608年)六月一日,李靜訓歿於宮中,年方九歲。樂平公主楊麗華十分悲痛,厚禮葬之。1957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們在西安城西的梁傢莊附近,意外的發現瞭目前保存最完整,等級規格最高的隋代墓葬——李靜訓墓。並出土精美石棺及眾多陪葬品。

傢世

根據墓志和有關文獻得知,李靜訓傢世顯赫,她的曾祖父李賢是北周驃騎大將軍、河西郡公。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將,年輕時隨周武帝平齊,以後又與隋文帝楊堅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國,開皇三年(583年),在抗拒突厥侵犯的戰爭中,以身殉國,終年才48歲。追贈豫、(息阝)、申、永、澮、亳六州諸軍事、豫州刺史。

李崇之子李敏,就是李靜訓的父親。隋文帝楊堅念李崇為國捐軀的赫赫戰功,對李敏也倍加恩寵,自幼養於宮中,李敏多才多藝,《隋書》中說他“美姿儀,善騎射,歌舞管弦,無不通解”。 [1] 開皇初,周宣帝宇文贇、皇後楊麗華(即隋文帝楊堅的長女)的獨女宇文娥英親自選婿,數百人中就選中瞭李敏,並封為上柱國,後官至光祿大夫。據墓志記載,李靜訓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後的溺愛,一直在宮中撫養,“訓承長樂,獨見慈撫之恩,教習深宮,彌遵柔順之德”。然而“繁霜晝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臺,便悲澤蘭之天”。大業四年(608年)六月一日,李靜訓歿於宮中,年方九歲。皇太後楊麗華十分悲痛,厚禮葬之。

相關史料

《隋書列傳第二》

敏字樹生。高祖以其父死王事,養宮中者久之。及長,襲爵廣宗公,起傢左千牛。美姿儀,善騎射,歌舞管弦,無不通解。開皇初,周宣帝後封樂平公主,有女娥英,妙擇婚對,敕貴公子弟集弘聖宮者,日以百數。公主親在帷中,並令自序,並試技藝。選不中者,輒引出之。至敏而合意,竟為姻媾。敏假一品羽儀,禮如尚帝之女。後將侍宴,公主謂敏曰:「我以四海與至尊,唯一女夫,當為汝求柱國。若授馀官,汝慎無謝。」及進見上,上親禦琵琶,遣敏歌舞。既而大悅,謂公主曰:「李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上因謂敏曰:「今授汝儀同。」敏不答。上曰:「不滿爾意邪?今授汝開府。」敏又不謝。上曰:「公主有大功於我,我何得向其女婿而惜官乎!今授卿柱國。」敏乃拜而蹈舞。遂於坐發詔授柱國,以本官宿衛。後避諱,改封經城縣公,邑一千戶。歷蒲、豳、金、華、敷州刺史,多不蒞職,常留京師,往來宮內,侍從遊宴,賞賜超於功臣。後幸仁壽宮,以為岐州刺史。

大業初,轉衛尉卿。樂平公主之將薨也,遺言於煬帝曰:「妾無子息,唯有一女。不自憂死,但深憐之。今湯沐邑,乞回與敏。」帝從之。竟食五千戶,攝屯衛將軍。楊玄感反後城大興,敏之策也。轉將作監,從征高麗,領新城道軍將,加光祿大夫。十年,帝復征遼東,遣敏於黎陽督運。時或言敏一名洪兒,帝疑「洪」字當讖,嘗面告之,冀其引決。敏由是大懼,數與金才、善衡等屏人私語。宇文述知而奏之,竟與渾同誅,年三十九。其妻宇文氏,後數月亦賜鴆而終。

土地儲備  優質生活  結晶  酷暑  農村  焦燥  儒巖  各有  陰地  善言  更高水平  麻子  東古樓  前項  環氧  之傢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