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曹曰瑋 清末武狀元

曹曰瑋 清末武狀元

本 名:曹曰瑋

字 號:字繼武

出生時間:1671

去世時間:1706

 曹曰瑋(1671-1706),字繼武,號秀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梅街鎮源溪村人(縞溪曹村,古屬開元鄉縞溪村),隨父曹光國占籍京衛(今北京大興縣),其兄曹曰瑛是康熙朝翰林院待詔。

功成名就

曹曰瑋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中甲戌科武狀元後,授二等侍衛,因曹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中順天武鄉試解元,即為連中兩元的武狀元(時年虛齡二十四),在當時定是引起小小轟動。所以也許是憑著這個炙手可熱的名聲,加之曹曰瑋自幼在父親曹光國的教導下“兼通經史”,稍後即著手纂輯武舉考試輔導用書《武經七書匯解》,他在該書的序中說,“公退之暇”與黎利賓匯輯古今之說,“推闡隱秘,發揮奇奧”,“丙子冬杪(1696),集成”。後曹外任山西、陜西等地武官,康熙四十四年(1705)此書才由三畏堂、光啟堂刊刻問世,故黎利賓在序中寫道:“而未卒其業,既而先生出鎮關中,遂慨然以立功自任,欿然以立言委餘。”書成之後,時任兵部右侍郎等職的曹鑒倫在給此書作的序中贊到:“此書一出,當必如朱子之《集註》,傳之千百世而不朽矣。”朱熹的《四書集註》是清代文科考試的欽定教材,可見曹鑒倫對此書評價之高。

相關文獻

拳界流傳關於曹繼武是心意拳傳人的說法出自一篇叫做《六合拳序》的文獻,其文略曰:“(姬際可)後授餘師曹繼武先生於秋浦,時人不知其勇,先生習武十有二年,技勇方成,康熙癸酉科聯捷三元,欽命為陜西靖遠總鎮大都督,致仕歸籍。”另外還有冠名曹繼武的武術論篇《十法摘要》等傳世。

關於曹曰瑋的文獻還可參考:縞溪《曹氏宗譜》、康熙《武經匯解》(曹曰瑋、黎利賓、夏仲齡編著)、《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乾隆《池州府志》、光緒《貴池縣志》、乾隆《興安府志》、俞益謨《青銅自考·祭興漢曹鎮臺文》、査嗣庭《雙遂堂遺集·送曹某選大司參將》、汪景祺《讀書堂西征隨筆·高文恪遺事》、陳蔚《齊山巖洞志·曹總兵神道碑》、《曹曰瑋:清康熙朝武舉個案研究》(學位論文)等。

生平

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科順天府武鄉試解元,第二年甲戌武科會試第三十六名,殿試中第一名狀元,即授二等侍衛。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隨康熙帝征厄魯特。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外任山西利民路參將。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升副將銜,仍管利民路參將事。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遷陜西靖遠衛副將官。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年)二月,升任陜西興漢掛印總兵官。曹曰瑋文武全才,甚得康熙帝的喜愛,從初為宮廷二等侍衛累官至陜西興漢掛印總兵官,署左都督銜,為正一品綠旗武官。可惜天不假壽,康熙四十五年(1706)八月他在陜西任上時,因防汛染上寒疾,不治而卒,年三十六,後葬於時池州府治,並入鄉賢祠。據乾隆四十四年《池州府志》載:“本朝武狀元鎮守陜西興安漢羌總兵官曹曰瑋諭葬墓在貴池縣下湖西,康熙四十六年遣江南池太道參政盧騰龍諭祭。”曾是曹曰瑋的上司也是好友的俞益謨,在《祭興漢曹鎮臺文》中痛惜曹的英年早逝,中肯的評價瞭曹的文章、武功、才情、經歷,還披露瞭曹曰瑋當時的病狀及用藥情況,說明曹曰瑋是死於庸醫誤治。

鋼條  統籌發展  得率  肺炎球菌多  倩影  七色彩虹  棉花  驅逐出境  金柏路  王義康  周潤發  王衛生  羅氏沼蝦  爵跡  篆字  無障礙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