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范承謨 清朝大臣

范承謨 清朝大臣

本 名:范承謨

字 號:字覲公

           號螺山

所處時代:清朝

民族族群:漢人(旗人)

出生時間:1624年

去世時間:1676年10月22日

主要作品:《忠貞集》

主要成就:擔任浙江巡撫四年

官 職:福建總督

范承謨(1624年-1676年),字覲公,號螺山,遼東沈陽(今遼寧沈陽)人,漢軍鑲黃旗,清朝大臣,大學士范文程次子。

范承謨進士出身,曾任職翰林院,累遷至浙江巡撫。他在浙江四年,勘察荒田,奏請免賦,賑災撫民,漕米改折,深得當地民心。後升任福建總督。

三藩之亂時,范承謨拒不附逆,被耿精忠囚禁,始終堅守臣節。康熙十五年(1676年),范承謨遇害,後追贈兵部尚書、太子少保,謚號忠貞。

人物生平

早期事跡

范承謨是大學士范文程次子,十七歲時被選為侍衛。1652年(順治九年),范承謨考中進士,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授予弘文院編修。後累遷至秘書院學士。

巡撫浙江

1668年(康熙七年),范承謨擔任浙江巡撫。當時,清朝建國不久,百姓尚未完全恢復生產,浙東的寧波、金華等地荒地非常多。浙閩總督趙廷臣上疏朝廷,請求免除賦稅,康熙帝便命范承謨實地勘察。經過考察後,范承謨上疏,請求免除荒田及水沖田地的賦稅,共計三十一萬五千五百多畝。

1669年(康熙八年),杭州府、嘉興府、湖州府、紹興府都因水災導致饑荒。范承謨便拿出佈政使庫銀八萬兩,到湖廣購買米糧,以平抑浙江糧價,救活災民無數。後來,范承謨又上疏道:“漕米改折,每石折銀一兩。明年麥熟後,再補征白糧,以三年為限。重災區依例加以免除。”康熙帝批準。

1671年(康熙十年),范承謨因病請求解職,被召回京師。浙閩總督劉兆麒、浙江提督塞白理上疏,表示浙江百姓紛紛請求讓范承謨留任。給事中薑希轍、柯聳、禦史何元英也上表道:“范承謨擔任巡撫三年,愛民如子,查辦貪墨,革除弊政,深受百姓愛戴。”康熙帝便命范承謨留任浙江巡撫。

1672年(康熙十一年),范承謨上疏,提到湖州、嘉興二府的白糧加耗有多有少,請求每石以四鬥五升為限,又請求免除溫州、臺州二衛在康熙九年以前未交的賦稅以及石門、平陽沒有交足的輕齎月糧。康熙帝將這些奏疏都交付戶部,命戶部討論施行。

遭到囚禁

同年十月,范承謨被擢升為福建總督,並加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禦史。他上表推辭,沒有獲得同意,便請求入覲。1673年(康熙十二年)七月,范承謨到達京師,並入宮奏對。當時,他患病尚未痊愈,康熙帝命禦醫診視,又賜藥物。病勢稍好,范承謨便趕赴福建,並將總督駐地由漳州遷到福州。

1673年(康熙十二年),吳三桂造反,三藩之亂爆發。范承謨察覺到靖南王耿精忠有反心,便上表朝廷,請求暫緩裁兵,又打算巡視邊海,征調兵馬防禦。不料,范承謨的行動尚未實施,耿精忠便已叛變。耿精忠聲稱有海盜犯境,請范承謨前去商議。

當時,福建巡撫劉秉政依附耿精忠,也催促范承謨前去。范承謨知道事情有變,拒絕侍從護衛,孤身前往。耿精忠的黨羽拔刀威脅,范承謨挺身向前,罵不絕口。耿精忠素來忌憚范承謨的威望,害怕殺瞭他會激怒百姓,便把他囚禁在土室中,並給他戴上刑具。他絕食八日(一說十日),卻不能死。

後來,耿精忠派劉秉政前去勸降。劉秉政見到范承謨,一邊前進一邊作揖。范承謨命人將他扶下床,奮力將劉秉政踢倒在地,大罵道:“眾反賊當受朝廷誅殺,我先奪你魂魄。”

遇害

1676年(康熙十五年)九月,清軍攻克仙霞關,耿精忠打算投降。他找尋托詞以求免死,又怕范承謨暴露他的罪行。十六日,耿精忠命人逼范承謨自縊。范承謨的幕客嵇永仁、王龍光、沈天成、從弟范承譜等五十三人同時遇害。

范承謨臨死之時,戴上禦賜冠帽,整理衣袍,向著皇宮的方向九叩首,然後從容自盡。叛黨將范承謨的屍身焚燒,棄於野外。後來,泰寧人許鼎深夜收斂他的遺骸,加以隱藏。

1677年(康熙十六年),許鼎將范承謨的遺骸送往京師。康熙帝命內大臣侍衛出迎,追贈他為兵部尚書、太子少保,賜謚忠貞,並親自書寫碑文賞賜給他的傢眷。1680年(康熙十九年),耿精忠伏誅,范承謨的兒子范時崇割其肉祭奠父親。後來,福建百姓請求為范承謨建造祠堂,康熙帝便親自書寫“忠貞炳日”的匾額。

甘蕉  黃麟  花饃饃  石南藤  赤河  扶塘村  塔拉瓦  城首末站  中草藥  孟傑  小葉買麻藤  崗位  三八亭  入宮  雙椒雞  辛店西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