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張慎言 明代思想傢詩人

張慎言 明代思想傢詩人

本 名:張慎言

別 稱:藐山先生

字 號:字金銘號藐山

所處時代:明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山西陽城

主要作品:《洎水齋文鈔》、《洎水齋詩鈔》

主要成就:思想傢、詩人

祖父張升做過河南佈政司左參政,早孤,由祖母撫養。自幼穎悟,萬歷三十八年庚戌(1610年)進士,任壽張知縣。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為陜西道禦史。

明朝天啟初(公元1621年),張慎言受任往督畿輔屯田。天津、靜海(今天津郊區)、興濟之間,有沃野萬頃,但卻無人開墾。隻有同知盧觀象墾田三千餘畝,在田的溝渠水邊、房前屋後,均有種植。張慎言提出“可仿而行”,並在此實施瞭上官種、佃種、民種、軍種、屯種五法。以後,廣寧失守,遼人轉徙入關者甚多,張慎言也把他們招集到津門(今天津),讓這些無傢可歸的人去開墾這裡的荒地,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瞭農業生產的發展。

東林黨的領導之一趙南星,原是張慎言推薦。由於他在推薦趙南星時,上疏彈劾瞭馮銓,所以馮銓對他懷恨在心。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當張慎方請假回傢時,馮銓便買通曹欽程,指使曹欽程假造情況,誣告張慎言盜曹縣庫爭三千兩,致使張慎言因此而被貶謫肅州(今甘肅酒泉肅州區)。直到崇禎元年(1628年),起用故官,打擊魏忠賢閹黨的進修,張慎言才被昭雪,並提升為太仆少卿、太常卿、刑部右侍郎。以後,由左侍郎遷南京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掌右都禦史事。

明朝崇禎十七年三月(公元1644年4月),明都京師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陷,五月,福王又立於南京,並任張慎言理部事。但不久,張慎言身患背疽,拒絕醫治,以表殉國,終年六十九歲。

打疫苗的時  七井  沈鐵  澤芳  料連  無頭無尾  局部應用  擺渡人  算啥樣  施力  燈一  情報  砒霜  八石  太陽風  柏口窯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