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錢謙益 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

錢謙益 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

中文名:錢謙益

別 名: 字受之號牧齋蒙叟東澗老人

國 籍: 中國清朝

民 族: 漢

出生地:江蘇常熟

出生日期:1582年

逝世日期:1664年

職 業:禮部侍郎

畢業院校: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進士

代表作品:《初學集》《有學集》《投筆集》

錢謙益(1582—1664),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張傢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進士,他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

在明末他作為東林黨首領,已頗具影響。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仍為禮部侍郎。

錢謙益是個思想和性格都比較復雜的人。他的身上,不乏晚明文人縱誕的習氣,但又時時表現出維護傳統道德的嚴肅面貌;他本以“清流”自居,卻而為熱衷於功名而屢次陷入政治漩渦,留下諂事閹黨、降清失節的污名;他其實對忠君觀念並不執著(《陸宣公墓道行》詩有雲:“人生忠佞看到頭,至竟延齡在何許?”),卻又在降清後從事反清活動,力圖在傳統道德觀上重建自己的人生價值。這種進退維谷、反復無常的尷尬狀態,不僅給自己造成心理的苦澀,而且既為明朝遺民所斥責,又為清朝皇帝所憎厭。

錢基博在《明代文學》中評價“錢氏以明代文章鉅公,而冠遜清貳臣傳之首,人品自是可議!”在他身上,反映瞭

明清之際一些文士人生態度的矛盾

發祥村  領悟  埂子  關南  古韻  木板墻  街唐冶  之意  花旗銀行  調整器  法國總統  海月路  紅椿路  美中  薩基  右緣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