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柳葉

柳葉

柳葉別名:

柳葉簡介:柳葉,中藥名。為楊柳科植物垂柳SalixbabylonicaL.的葉。垂柳耐水濕,也能生於旱處。分佈於長江及黃河流域,其他各地均有栽培。具有清熱,解毒,利尿,平肝,止痛,透疹之功效。常用於慢性氣管炎,尿道炎,膀胱炎,膀胱結石,白濁,高血壓,癰疽腫毒,燙火傷,關節腫痛,牙痛,痧疹,皮膚瘙癢。

柳葉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利尿,平肝,止痛,透疹。

主治

慢性氣管炎,尿道炎,膀胱炎,膀胱結石,白濁,高血壓,癰疽腫毒,燙火傷,關節腫痛,牙痛,痧疹,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調敷;或熬膏塗。

相關論述

1.《本經》:“主馬疥痂瘡。”2.《別錄》:“療心腹內血,止痛。”3.《本草經集往》:“療漆瘡。”4.《日華子》:“治天行熱病,疔瘡,傳屍骨蒸勞,湯火瘡毒入腹熱悶,服金石藥人發大熱悶;並下水氣;煎膏續筋骨,長肉止痛;牙痛煎含。”5.《綱目》:“療白濁,解丹毒。”6.柴裔《食鑒本草》:“新柳芽代茗,宜行氣血。”7.《本草再新》:“柳頭平肝,發(散)熱,能托能升,敗毒,發斑。治小兒痧痘等癥。”8.《全國中草藥匯編》:“治慢性氣管炎,尿道炎,膀胱炎,膀胱結石,高血壓;外用治關節腫痛,癰疽腫毒,皮膚瘙癢。”

柳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老年慢性氣管炎:鮮垂柳葉、鮮栗葉、鮮側柏葉各60g。水煎服(煎1h以上),10d為1療程,間隔2-3d,再服1個療程。

2.治膀胱結石:垂柳葉、赤小豆、玉米須(或根葉)各30g,滑石粉、黃柏各15g。水煎服,每日1劑。

3.治高血壓:新鮮柳樹葉250g。水煎濃縮成100ml,分2次服,6d為1療程。(1-3方出自《全國中草藥匯編》)

4.治卒得惡瘡,不可名識者,及面上惡瘡:柳葉或皮,水煮汁,入少鹽頻洗之。(《肘後方》)

5.治癤腫,乳腺炎:柳樹葉切碎煮爛,過濾,濃縮至糖漿狀,外敷。(《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資料選編》柳葉膏)

6.治背癰:垂柳鮮葉、鮮絲瓜(如有八棱絲瓜——奧絲瓜更佳)各適量。搗爛敷患處。(《福建藥物志》)

7.治小兒丹,煩:柳葉一斤,以水一鬥,煮取五升,去滓,以洗十度。(《鬼遺方》)

8.治急性風濕性關節炎:柳芽15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治眉毛癢落:垂柳葉,陰幹,搗羅為末。每以生薑汁,於生鐵器中調。夜間塗之,漸以手摩令熱為妙。(《聖惠方》)

現代研究

1.治療炎癥感染。

2.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

附註

同屬植物細柱柳SalixgracilistylaMiq.其葉亦作柳葉入藥,分佈於東北地區。

柳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幹。

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

柳葉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葉狹披針形,長9-16cm,寬0.5-1.5c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兩面無毛,邊緣有鋸齒,全體灰綠色或淡綠棕色。有葉柄,長0.5-1cm。質地柔軟,氣微,味微苦、澀。

柳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楊柳科植物垂柳.

形態特征

垂柳:又名楊柳,小楊,水柳,青絲柳,垂絲柳,清明柳。喬木,高可達18m,樹冠開展而疏散。樹皮灰黑色,不規則開裂;枝細,下垂,無毛。芽線形,先端急尖。葉狹披針形,長9-16cm,寬0.5-1.5c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鋸齒;葉柄長(3-)5-10mm,有短柔毛;托葉僅生在萌發枝上。花序先葉或與葉同時開放;雄花序長1.5-3cm,有短梗,軸有毛;雄蕊2,花藥紅黃色;苞片披針形,外面有毛;腺體2;雌花序長達2-5cm,有梗,基部有3-4小葉,軸有毛;子房橢圓形,無柄或近無柄,花柱短,柱頭2-4深裂;苞片披針形,外面有毛;腺體有1。蒴果長3-4mm,花期3-4月,果期4-5月。

分佈區域

垂柳:耐水濕,也能生於旱處。

生長環境

分佈於長江及黃河流域,其他各地均有栽培。

相識  上曾  廣博  潘婧  民友  女兒國  本廟  谷塘  愛與真實  小會  後劉莊  土灶  巧克力牛油  哥倫比亞  祖師殿  後柱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