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木半夏

木半夏

木半夏別名:四月自,羊奶子,羊不來,牛奶子,

木半夏簡介:木半夏,中藥名。為胡頹子科胡頹子屬植物木半夏ElaeagnusmultifloraThunb.的葉、果實及根。分佈於華東及中原、西南地區、湖北、湖南、廣東。葉具有平喘,活血之功效;根具有行氣活血,止瀉,斂瘡之功效;果實具有平喘,止痢,活血消腫,止血之功效。果實用於哮喘、痢疾、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痔瘡下血,腫毒;葉用於哮喘、跌打損傷;根用於跌打損傷,虛弱勞損,瀉痢,肝炎,惡瘡疥瘡。

木半夏功效作用

功能

葉:平喘,活血;根:行氣活血,止瀉,斂瘡;果實:平喘,止痢,活血消腫,止血。

主治

果實:哮喘、痢疾、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痔瘡下血,腫毒;葉:哮喘、跌打損傷;根:跌打損傷,虛弱勞損,瀉痢,肝炎,惡瘡疥瘡。

用法用量

果實15-30g,葉9-15g,外用適量,煎湯洗。根9-24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湯洗。

木半夏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咳嗽氣喘:木半夏果實30g,水煎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2、治痢疾:木半夏果實9-15g,水煎服。(南京部隊《常用中草藥》)

3、治跌仆損傷吐血:木半夏果實15g,仙桃草9g,煎服。

4、治痔瘡下血:木半夏果實,炒地榆各15g。煎水,空腹服。(3-4方出自《安徽中草藥》)

5、治慢性瀉痢:木半夏根30g。水煎去渣,加赤砂糖,每日分2次溫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木半夏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7月采收果實,鮮用或曬幹;夏、秋季采葉;夏、秋季挖根,洗凈切片,曬幹。

木半夏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漿果長橢圓形或圓錐形,長12-14mm,徑7-9mm。外果皮密被銹色鱗片,成熟時紅色,頂端花柱殘存,中果皮肉質多漿,內果皮骨質,堅硬,內側有1層白色絲綿狀物。果臍位於基端,圓形凹陷。果核長橢圓形,長11-13mm,徑3-4.5mm,黃白色,表面有縱棱7-8條。種子1。

葉幹燥後黑褐色或淡綠色,展開後呈橢圓形,卵形至倒卵狀闊橢圓形;葉背密被白色或褐色鱗毛。果實橢圓形,紅褐色,密被銹色鱗毛,氣微,味酸澀。

木半夏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胡頹子科胡頹子屬植物木半夏。

形態特征

木半夏又名:棗皮樹、駱駝花、多花胡頹子、小米飯樹。落葉直立灌木,高2-3米,通常無刺,稀老枝上具刺;幼枝細弱伸長,密被銹色或深褐色鱗片,稀具淡黃褐色鱗片,老枝粗壯,圓柱形,鱗片脫落,黑褐色或黑色,有光澤。葉膜質或紙質,橢圓形或卵形至倒卵狀闊橢圓形,長3-7厘米,寬1.2-4厘米,頂端鈍尖或驟漸尖,基部鈍形,全緣,上面幼時具白色鱗片或鱗毛,成熟後脫落,幹燥後黑褐色或淡綠色,下面灰白.色,密被銀白色和散生少數褐色鱗片,側脈5-7對,兩面均不甚明顯;葉柄銹色,長4-6毫米。花白色,被銀白色和散生少數褐色鱗片,常單生新枝基部葉腋;花梗纖細,長4-8毫米;萼筒圓筒形,長5-6.5毫米,在裂片下面擴展,在子房上收縮,裂片寬卵形,長4-5毫米,頂端圓形或鈍形,內面具極少數白色星狀短柔毛,包圍子房的萼管卵形,深褐色,長約1毫米;雄蕊著生花萼筒喉部稍下面,花絲極短,花藥細小,矩圓形,長約1毫米,花柱直立,微彎曲,無毛,稍伸出萼筒喉部,長不超雄蕊。果實橢圓形,長12-14毫米,密被銹色鱗片,成熟時紅色;果梗在花後伸長,長15-49毫米。花期5月,果期6-7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華東及中原、西南地區、湖北、湖南、廣東。

生長環境

生活低山坡灌叢中或栽培。

內酯  古巴亞馬遜  翁佈  咖啡因  有落差  朔月  三品  都蘭縣  張孜  東臺縣  滿命  國傢開發銀  誠心正意  養草  三村北  代職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