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三叉虎根

三叉虎根

三叉虎根別名:

三叉虎根簡介:三叉虎根,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三丫苦Evodialepta(spr.)Merr的根或根皮。分佈我國南部各地。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之功效。常用於肺熱咳嗽,肺癰,創傷後發燒,風濕性關節炎,筋骨、腰腿疼痛。

三叉虎根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祛風除濕。

主治

用於肺熱咳嗽,肺癰,創傷後發燒,風濕性關節炎,筋骨、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0克。外用:搗敷。

相關論述

1、《嶺南草藥志》:“治毒蛇咬傷,三叉虎根皮,搗爛敷患處,能消腫止痛。”

2、《福建中草藥》:“治肺熱咳嗽,肺膿瘍,創傷感染發熱。”

3、《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治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腰腿痛。”

三叉虎根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毒蛇咬傷:三叉虎根皮,搗爛敷患處,能消腫止痛。(《嶺南草藥志》)

三叉虎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蕓香科植物三丫苦。

形態特征

三丫苦又名三叉虎、斑鳩花、三枝槍、三叉苦、三丫虎、消黃散、小黃散、三孖苦。喬木,樹皮灰白或灰綠色,光滑,縱向淺裂,嫩枝的節部常呈壓扁狀,小枝的髓部大,枝葉無毛。3小葉,有時偶有2小葉或單小葉同時存在,葉柄基部稍增粗,小葉長橢圓形,兩端尖,有時倒卵狀橢圓形,長6-20厘米,寬2-8厘米,全緣,油點多;小葉柄甚短。花序腋生,很少同時有頂生,長4-12厘米,花甚多;萼片及花瓣均4片;萼片細小,長約0.5毫米;花瓣淡黃或白色,長1.5-2毫米,常有透明油點,幹後油點變暗褐至褐黑色;雄花的退化雌蕊細墊狀凸起,密被白色短毛;雌花的不育雄蕊有花藥而無花粉,花柱與子房等長或略短,柱頭頭狀。分果瓣淡黃或茶褐色,散生肉眼可見的透明油點,每分果瓣有1種子;種子長3-4毫米,厚2-3毫米,藍黑色,有光澤。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我國南部各地。

生長環境

生山谷、溪邊、林下。

倘塘  祖國  馬蘭草  蔡俊濤  花峪村委  林則  千村  峰西  將城  雅達  慶壽  大鱷魚  球菊屬  興島路長  愛火  鳳嶺恒大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