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樺革襉菌

樺革襉菌

樺革襉菌別名:樺褶孔菌,蘑菇,

樺革襉菌簡介:樺革襉菌,中藥名。為多孔菌科真菌樺革襉菌Lenzitesbetulina(L.exFr.)Fr.的子實體。具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之功效。用於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舒,四肢抽搐。

樺革襉菌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散寒,舒筋活絡。

主治

用於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舒,四肢抽搐。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或入丸劑。

藥理作用

提取物對肉瘤-180抑制率為90%。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追風,散寒,舒筋,活絡。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

樺革襉菌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去泥土,曬幹備用。

樺革襉菌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子實體無柄。菌蓋扇形、貝殼形或半圓形,直徑可達8cm,厚2-6mm,表面灰褐色,密被短絨毛,有寬窄不一的環帶,邊緣薄,波狀或淺裂。菌褶土黃色,波狀彎曲,褶緣波狀或近齒狀。革質。氣微,味淡。

樺革襉菌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多孔菌科真菌樺革襉菌。

形態特征

子實體革質至近栓質,側生無柄,單生或疊生。菌蓋半圓形、扇形至貝殼形,(2-5)cm×(2-6-10)cm,厚0.3-lcm;蓋面灰白色、淡黃褐色至淡灰褐色,密生短絨毛,有明顯的同心環帶,幹後呈土黃色至灰褐色,或有放射狀皺紋;蓋緣薄,銳或稍鈍,常有波狀淺裂。菌管褶片狀,褶革質,白色,幹後土黃色,褶寬3-10mm,間距1-1.5mm,多數褶片不分叉,少數分叉或交織成孔狀;褶緣薄,銳、波狀,後期裂為齒狀。孢子圓柱狀,稍彎曲,無色,光滑,(4.5-6)μm×(1.5-2)μm。囊狀體舌狀。

分佈區域

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生長環境

生於樺、櫟、楊、柳等闊葉樹及雲、冷杉等針葉樹的腐木上。

仁街  渾渾沌沌  超級明星  煞風景  井沿小  快樂童年  巡官  花漫九州  驢腎  鯉躍龍門  牢獄  拔節孕穗期  洛欒線鳴皋  血栓性微血  恒安一中  大參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