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濕鼠曲草

濕鼠曲草

濕鼠曲草別名:鼠曲草,無心草,

濕鼠曲草簡介:濕鼠曲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濕鼠曲草GnaphaliumtranzscheliiKirp.的全草。分佈於東北地區及內蒙古、河北等地。具有止咳化痰,調氣和中,清熱平肝之功效。用於支氣管炎,胃潰瘍,濕熱痢疾,瘡癰腫毒,高血壓病。

濕鼠曲草功效作用

功能

止咳化痰,調氣和中,清熱平肝。

主治

用於支氣管炎,胃潰瘍,濕熱痢疾,瘡癰腫毒,高血壓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藥理作用

全草制劑有降低血壓、擴張血管和減慢心率作用。此外,該制劑可增加腸蠕動及促進潰瘍的愈合。

相關論述

《吉林中草藥》:“止咳,化痰,解毒。治咳喘,支氣管炎,胃潰瘍,膿腫,高血壓等。”

濕鼠曲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一切咳嗽:鼠曲草30g,冬花30g,鼠地60g。共焙幹,研細末。每次3g,每日服2次。

2、治慢性支氣管炎:鼠曲草30g,杏仁9g,甘草3g。水煎,每日服2次。

3、治筋骨疼痛:鼠曲草30g,白酒500g,浸泡3天。飲酒,每次1酒盅,每次服2次。

4、治胃潰瘍:鼠曲草9g,白芍9g,甘草9g。水煎,每日服2次。

5、治高血壓:鼠曲草12g,鉤藤9g,桑寄生9g。水煎,每日服1次。(1-5方出自《吉林中草藥》)

附註

同屬植物貝加爾鼠曲草GnaphaliumbaicalenseKirp.形態與本種十分相近,功用主治亦相同。分佈於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

濕鼠曲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末花期采收,鮮用或曬幹。

炮制方法

除去雜質,洗凈,撈出,潤透,切10mm段,曬幹。

濕鼠曲草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全株長10-20cm,密被綿毛,灰白色。莖圓柱形,單一或2-3枝叢生。徑約0.1-0.2cm。單葉互生,葉片皺縮,完整葉展平後呈長圓狀線形至倒披針形,長約2-5cm,寬約0.3-0.5cm,先端鈍尖,全緣,表面密被綿毛,灰白色。頭狀花序呈半球形,密集於葉腋的小枝頂端;總苞3列,膜質;花小管狀,淡白黃色或灰白色。瘦果暗綠色。質脆易折斷。氣微,味淡而微甘。

濕鼠曲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菊科植物濕鼠曲草。

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2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徑2-5毫米,多少帶木質,常叢生弧曲或斜升小枝,中部和上部有與主莖成銳角直升或斜升的側枝,被叢卷的白色密絨毛,上部的毛更密,下部罕有脫落變稀疏,節間短,長5-10毫米。基生葉在花期凋萎;中部和上部的葉長圓狀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4厘米,或稀達7厘米,寬2-4毫米,有時可達5毫米,中部向下漸狹,無明顯葉柄,頂端通常短尖,稀有鈍頭,全緣,兩面被均勻的叢卷白色絨毛,中脈明顯,在上面平,在下面凸起;頂端葉等大或不等大,密集於花序下面,且長於頭狀花序2至數倍。頭狀花序通常有2-2.5毫米的柄,徑約4.5毫米,在莖及枝頂端密集成團傘花序狀或近球狀的復式花序;總苞近杯狀,寬約4.5毫米,稍長於小花;總苞片2-3層,草質,多少透明,外層寬卵形,黃褐色,頂端鈍,長2.5-3毫米,被蛛絲狀絨毛,內層長圓形,淡黃色或麥稈黃色,頂端尖,長約3毫米,無毛。頭狀花序有極多的雌花(150個-208個);雌花花冠絲狀,長約2-2.5毫米,下部幾不擴大,上部有腺點,頂端有不明顯的3細齒。兩性花少數,通常7-8個,約與雌花等長或稍短,花冠淡黃色,向上漸擴大,簷部5淺裂,裂片三角形,頂端變褐色。瘦果紡錘形,有多數乳頭狀突起,長約0.7毫米。冠毛白色,糙毛狀,易脫落。花期7-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東北地區及內蒙古、河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河岸邊和潮濕草地上。

喜羊羊與灰  網海  馮傢坡  火候  野生種  井南  將領  交易時間  臺東區  肥尾  興鎮路  月季花  塘海街  二十四  人面  博學多能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