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小石仙桃

小石仙桃

小石仙桃別名:對葉草,雙葉巖珠,巖珠,雙葉石棗,珠蘭,巖豆,山棗,小葉石橄欖,水橄欖柳仔,果上葉,

小石仙桃簡介:小石仙桃,中藥名。為蘭科植物細葉石仙桃PholidotacantonensisRolfe的全草或假鱗莖。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肺,解毒之功效。常用於高熱,頭暈,頭痛,肺熱咳嗽,咳血,急性胃腸炎,慢性骨髓炎,跌打損傷。

小石仙桃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涼血,滋陰潤肺,解毒。

主治

用於高熱,頭暈,頭痛,肺熱咳嗽,咳血,急性胃腸炎,慢性骨髓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相關論述

1、《浙江藥用植物志》:“清熱,滋陰,潤肺,解毒。主治感冒,肺熱咳嗽,咳血,急性胃腸炎,慢性骨髓炎,關節腫痛,跌打損傷。”

2、《福建藥物志》:“清熱涼血。主治咳嗽,高熱,頭暈,頭痛,支氣管炎,風火牙痛,小兒疝氣。”

小石仙桃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頭暈,頭痛:鮮細葉石仙桃30-60g,鉤藤、菊花各9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2、治肺熱咳嗽,咳血:鮮細葉石仙桃假鱗莖30-90g。水煎調冰糖服。

3、治慢性骨髓炎:鮮細葉石仙桃全草適量,搗爛敷患處;或用淡米酒浸軟,搗汁,外搽患處。(2-3方出自《浙江藥用植物志》)

小石仙桃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幹。

小石仙桃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直徑1.5-8mm,表面有幹枯的膜質鱗葉,下側有須狀細根,上側節處有數個長卵形假鱗莖,假鱗莖長0.8-2cm,直徑0.4-0.9cm,頂端有葉2枚,長1-8cm,寬4-12mm,黃綠或綠色,具數條平行脈。氣微,味淡。

小石仙桃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蘭科植物細葉石仙桃。

形態特征

根狀莖匍匐,分枝,直徑2.5-3.5毫米,密被鱗片狀鞘,通常相距1-3厘米生假鱗莖,節上疏生根;假鱗莖狹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1-2厘米,寬5-8毫米,基部略收狹成幼嫩時為籜狀鱗片所包,頂端生2葉。葉線形或線狀披針形,紙質,長2-8厘米,寬5-7毫米,先端短漸尖或近急尖,邊緣常多少外卷,基部收狹成柄;葉柄長2-7毫米。花葶生於幼嫩假鱗莖頂端,發出時其基部連同幼葉均為鞘所包,長3-5厘米;總狀花序通常具10餘朵花;花序軸不曲折;花苞片卵狀長圓形,早落;花梗和子房長2-3毫米;花小,白色或淡黃色,直徑約4毫米;中萼片卵狀長圓形,長3-4毫米,寬約2毫米,多少呈舟狀,先端鈍,背面略具龍骨狀突起;側萼片卵形,斜歪,略 寬於中萼片;花瓣寬卵狀菱形或寬卵形,長、寬各2.8-3.2毫米;唇瓣寬橢圓形,長約3毫米,寬4-5毫米,整個凹陷而成舟狀,先端近截形或鈍,唇盤上無附屬物;蕊柱粗短,長約2毫米,頂端兩側有翅;蕊喙小。蒴果倒卵形,長6-8毫米,寬4-5毫米;果梗長2-3毫米。花期4月,果期8-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常附生於海拔200-700m的山坡林中樹上或溪邊巖石上。

焦磷酸  咖喱粉  走漏風聲  沒有拼多多  六裡地  悲歌當哭  片狀  湖榕瑞苑  紙包不住火  武陵堂  世祿  磁碑營南  花墻  紗廠  昭儀  型鋼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