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蕓薹子油

蕓薹子油

蕓薹子油別名:菜子油,

蕓薹子油簡介:蕓薹子油,中藥名。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BrassicacampestrisL.的種子榨取的油。主產區是長江流域和西北。具有解毒消腫,潤腸之功效。用於風瘡,癰腫,湯火灼傷,便秘。

蕓薹子油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消腫,潤腸。

主治

用於風瘡,癰腫,湯火灼傷,便秘。

用法用量

內服:10-15ml。外用:適量,塗搽。

註意事項

便溏者慎服。

藥理作用

蕓薹子油可引起心臟損害。

相關論述

《本草拾遺》:“傅頭,令頭發長黑。”

蕓薹子油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石灰入口:先以蕓薹油洗滌,更滴入糖水少許,不久自愈。(《華佗神醫秘傳》)

2、治風瘡不愈:陳菜子油,同穿山甲末熬成膏,塗之即愈。(《攝生眾妙方》)

3、治湯火灼傷:菜子油,調蚯蚓屎搽之。(《簡便單方》)

蕓薹子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4-6月間,種子成熟時,將地上部分割下,曬幹,打落種子,除去雜質,曬幹。

蕓薹子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十字花科蕓苔屬油菜。

形態特征

油菜又名菜薹。二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莖粗壯,直立,分枝或不分枝,無毛或近無毛,稍帶粉霜。基生葉大頭羽裂,頂裂片圓形或卵形,邊緣有不整齊彎缺牙齒,側裂片1至數對,卵形;葉柄寬,長2-6厘米,基部抱莖;下部莖生葉羽狀半裂,長6-10厘米,基部擴展且抱莖,兩面有硬毛及緣毛;上部莖生葉長圓狀倒卵形、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5-8(-15)厘米,寬0.5-4(-5)厘米,基部心形,抱莖,兩側有垂耳,全緣或有波狀細齒。總狀花序在花期成傘房狀,以後伸長;花鮮黃色,直徑7-10毫米;萼片長圓形,長3-5毫米,直立開展,頂端圓形,邊緣透明,稍有毛;花瓣倒卵形,長7-9毫米,頂端近微缺,基部有爪。長角果線形,長3-8厘米,寬2-4毫米,果瓣有中脈及網紋,萼直立,長9-24毫米;果梗長5-15毫米。種子球形,直徑約1.5毫米。紫褐色。花期3-4月,果期5月。

分佈區域

主產區是長江流域和西北。

生長環境

為栽培植物,喜肥沃,濕潤的土地。

大傢閨秀  草棚  鼎峰品築  王建  朱增路  鵝留村  資產階級  幼雛  硬件  野葵  豆狀核  少遊  平高  符文  路荷禹  感染率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