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魴魚

魴魚

魴魚別名:魾,鯿魚,平胸鯿,法羅魚,烏鯿,花邊,三角鯿,

魴魚簡介:魴魚,中藥名。為鯉科動物三角魴Megalobramaterminalis(Richardson)的肉。除西北等高原地區處,我國各大河流、湖泊中均有分佈。具有健脾益胃,消食和中之功效。常用於消化不良,胸腹脹滿。

魴魚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益胃,消食和中。

主治

消化不良,胸腹脹滿。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00-200g。

註意事項

《食療本草》:“患疳痢者不得食。”

相關論述

《綱目》:“魴魚處處有之......味最腴美。其性宜活水。故《詩》雲:‘豈其食魚,必河之魴。’俚語雲:伊洛鯉魴,美如牛羊。又有一種火燒鯿,頭尾俱似魴,而脊骨更隆,上有赤鬣連尾,如蝙蝠之翼,黑質赤章,色如煙熏,故名。其大有至二三十斤者。”

魴魚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補脾養胃、益氣強身:魴魚500g(去鱗及內臟,切塊),生薑3片,陳皮3g,胡椒適量,水煮熟後食之。(《食療食材精品》)

2、治食少,消化不良:魴魚200g,黨參15g,山藥10g,共煎,熟後去藥食魚飲湯。(《食療食材精品》)

魴魚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均可捕撈,捕得後,去鱗片及內臟,洗凈,鮮用。

魴魚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鯉科動物三角魴。

形態特征

體高而側扁,頭後背部隆起,體呈菱形。腹棱自腹鰭基部至肛門,頭短小,口小端位,口裂斜至鼻孔下方。上下頜等長,其上蓋有堅硬的角質,易脫落。眼側位,至吻端的距離較至鰓蓋後緣的距離為近。下咽齒3行。鰓耙16-22。側線鱗54-60。背鰭3,7,起點位於腹鰭基部稍後方,具有強大而光滑的硬刺。背鰭高度顯著大於頭長。胸鰭可達腹鰭的基部,腹鰭僅伸到肛門。臀鰭3,24-32,基部長,無硬刺,起點在背鰭基部末端正下方,尾鰭深分叉,下葉較上葉稍長。鰾3室,前室最大。腹膜灰色或灰黑色。體呈青灰色,頭背面及體背部較深,側面為灰色,常有淺綠色澤。腹面銀灰各鰭呈灰色。

分佈區域

除西北等高原地區處,我國各大河流、湖泊中均有分佈。

卑爾根  關心愛護  石塔  壽禮  面神經核  菜椒  大石  各位朋友  萊菔  秦傢堡  鹽津  茄型  攜手合作  論著  水洞  遵義路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