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毒芹根

毒芹根

毒芹根別名:

毒芹根簡介:毒芹根,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毒芹CicutavirosaL.的根和根莖。分佈於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四川、新疆等地。具有拔毒,祛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急、慢性骨髓炎,痛風,風濕痛。

毒芹根功效作用

功能

拔毒,祛瘀,止痛。

主治

急、慢性骨髓炎,痛風,風濕痛。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註意事項

本品有劇毒,嚴禁內服。~《黑龍江中藥》:“根莖味甜,故能引誘誤食招致中毒。”

藥理作用

毒芹根中所含毒芹素有印防己毒素樣作用。

相關論述

1、《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療急性或慢性骨髓炎已成瘺道或長期不愈者。”

2、《新疆中草藥》:“消腫殺蟲。滅蠅蛆。”

3、《全國中草藥匯編》:“拔毒祛瘀,滅臭蟲。”

4、《東北藥用植物》:“治慢性發疹病,癲癇,破傷風,產褥期痙攣,痛風或風濕,神經痛。”

毒芹根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骨髓炎:毒芹根適量。洗凈後,以石器搗碎(忌鐵器),晾幹,研成細末,以雞蛋清調後敷瘡面;或用鮮毒芹搗碎,調雞蛋清敷瘡面。每日上藥1次,連上3-5次。(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毒芹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凈,鮮用或曬幹。

毒芹根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粗大,短柱狀或塊狀,長2-4(-5)cm,直徑2-3.5cm。表面棕橫色或枯草黃色,縱切面觀可見髓部中空並具若幹橫隔;頂端連接粗大莖基,莖中空,節處有橫隔;條狀須根多數,生塊莖上者簇生,生莖基上者於節部輪生,長8-15cm,直徑2-4mm,表面黃棕色,具縱皺紋,並見支根或支根痕。質松,易折斷,斷面黃白色,皮部多見裂隙及多數棕色細點狀油室,木部圓形,亦見徑向裂隙。氣特異而久貯轉微弱,味微辛。

毒芹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傘形科植物毒芹。

形態特征

毒芹,又名走馬芹、河毒、野胡蘿卜、野芹。多年生粗壯草本,高60-120cm。全株無毛。主根短縮,支根多數;根狀莖綠色,內有明顯橫膈膜。莖單生,圓筒形,中空,有條紋,基部有時略帶淡紫色,上部有分枝,枝條上升開展。葉片輪廓呈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10-20cm,二至三回羽狀分裂;最下部的羽片3裂至羽裂,裂片線狀披針形或窄披針形,長1.5-6cm,寬3-10mm,邊緣疏生鈍或銳鋸齒,兩面無毛或脈上有糙毛;較上部的莖生葉分裂,形狀同基生葉;最上部的莖生葉一至二回羽狀分裂,末回裂片狹披針形,長1-2.5cm,寬2-5mm,邊緣疏生鋸齒。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序梗長2.5-10cm,無毛;總苞片1或無,線形;傘輻6-25;小總苞片多數,線狀披針形。小傘形花序有花15-35;萼齒明顯,卵狀三角形;花瓣白色,倒卵形或近圓形,先端有內折的小舌片;花柱基扁壓。雙懸果近卵圓形,長、寬均2-3mm,合生面收縮,主棱闊,木栓質,每棱槽內有油管1,合生面2,胚乳腹面微凹。花果期7-8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四川、新疆等地;江蘇興化歷史上有栽培。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2900m的雜木林下、溝邊、沼澤地、濕地。

風又大  初七上班  花瓣  菊花枸杞茶  高宗喜  人心藥  冷水機  官橋  渭濱苑  原料  民事權益  木蝴蝶  腕足動物  刀疤  最大規模  骨粘蛋白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