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巖豆藤根

巖豆藤根

巖豆藤根別名:

巖豆藤根簡介:巖豆藤根,中藥名。為豆科植物香花崖豆藤MillettiadielsianaHarms的根。分佈於中南、西南及陜西、甘肅、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具有補血活血,祛風活絡之功效。常用於氣血虛弱,貧血,四肢無力,痢疾,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巖豆藤根功效作用

功能

補血活血,祛風活絡。

主治

氣血虛弱,貧血,四肢無力,痢疾,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註意事項

《重慶草藥》:“孕婦忌用。”

藥理作用

抑菌作用。

相關論述

1、《分類草藥性》:“行氣和血。治風濕筋骨疼痛。”

2、《重慶草藥》:“行氣活血,破瘀生新。治跌打損傷,吐血,氣血不和,筋骨疼痛。”

3、《貴州民間藥物》:“和血,解熱。治紅白痢,癆傷疼痛,貧血。”

4、《湖南藥物志》:“祛風除濕,行氣和血,舒筋活絡。主治風濕關節痛,虛弱四肢無力,外傷出血。”

巖豆藤根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貧血:巖豆藤根30g,五香血藤15g。泡酒服或燉肉吃。(《貴州民間藥物》)

2、治關節風濕痛:雞血藤幹根30-60g,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巖豆藤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幹備用。

巖豆藤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豆科植物香花崖豆藤。

形態特征

木質藤本,長2-5m。枝被褐色短毛。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長15-30cm;葉柄長5-12cm;托葉線形,長約3mm;小葉片5,革質,具短柄;葉片長橢圓形至披針形,有時為卵形,長4-15cm,寬2-3cm,先端鈍漸尖,基部鈍或圓形,上面無毛,下面略被短柔毛或無毛,網脈密集而明顯。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組成圓錐花序,長達15cm,密被黃褐色茸毛;苞片小,卵形,小花梗長約5mm,被絨毛;花密集;萼鐘狀,5裂,密被銹色茸毛;花外面白色,密被銹色茸毛,內面深紫色,花冠蝶形;雄蕊10,二體;子房線形,花柱內彎。莢果狹長橢圓形,略扁平,長7-12cm,寬14-25mm,近木質,密被銹色茸毛。種子1-5顆,扁長圓形。花期5-8月,果期10-11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中南、西南及陜西、甘肅、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500m以下的山坡雜木林與灌叢中,或陰處巖邊。

後畈村  競爭意識  何昌鑫  加藤英美裡  鯽魚湯  氨基丁酸  羊膜動物  貽貝  要沖  譯碼  汪晫  意不盡  觸頭  佛峪村  老少咸宜  惡衣糲食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