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益母草

益母草

益母草別名:益母蒿,坤草,茺蔚,

益母草簡介:益母草,中藥名。為唇形科益母草屬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鮮或幹燥地上部分。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癥狀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瘡瘍腫毒。

益母草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10-30g。或熬膏,入丸劑。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外洗。

不良反應

1、益母草臨床上若超劑量用藥或孕婦誤用,會出現一些中毒反應。

2、中毒癥狀主要表現為突感全身乏力、疼痛酸麻,下肢呈癱瘓狀態。重者伴有大汗、血壓下降,甚或虛脫,呼吸增快、增強,甚則呼吸麻痹。此外,尚有腰痛、血尿等表現。孕婦中毒可引起流產。

3、中毒解救可采用催吐、洗胃以及對癥處理的方法。亦可用一些中藥如赤小豆、綠豆、甘草等以解毒。其中控制用量是預防益母草中毒的關鍵。

禁忌

1、中藥配伍禁忌:慎與木通、馬兜鈴合用。

2、中西藥配伍禁忌:

(1)能夠拮抗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的藥理作用,不宜同用。

(2)不宜長期與脫水藥甘露醇等合用,易致慢性心功能不全。

(3)不宜與強心苷類藥物同用,以免引起血鉀過高,降低強心苷類藥物的療效。

註意事項

孕婦慎用。

化學成分

含益母草堿、水蘇堿、亞麻酸、β-亞麻酸、油酸、月桂酸、苯甲酸、蕓香苷及延胡索酸等。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益母草有強心、增加冠脈流量和心肌營養性血流量的作用,能減慢心率,對抗實驗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縮小心肌梗死范圍。粗提物能擴張血管,有短暫的降壓作用。

2、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對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以及紅細胞的聚集性有抑制作用。

3、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對中樞神經有抑制作用,能延長戊巴比妥所致的睡眠,興奮呼吸中樞。

4、對泌尿系統的影響:益母草能改善腎功能,益母草堿有明顯的利尿作用。

5、對生殖系統的影響:益母草煎劑、乙醇浸膏及所含益母草堿對多種動物的離體、在體、未孕、已孕或產後子宮均呈明顯興奮作用,使子宮收縮頻率、幅度及緊張度增加。對小鼠有一定的抗著床和抗早孕作用。

6、此外,益母草尚有抗菌、殺精、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益母草之根、莖、花、葉、實,並皆入藥,可同用。若治手、足厥陰血分風熱,明目益精,調女人經脈,則單用茺蔚子為良。若治腫毒瘡瘍,消水行血,婦人胎產諸病,則宜並用為良。蓋其根、莖、花、葉專於行,而子則行中有補故也。”

2、《本草求真》:“益母草(專入心包肝)。一名茺蔚。辛微苦寒。功能入肝心包絡。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調經解毒。”

3、《本草備要》:“通行瘀血,生新血辛微苦寒。入手、足厥陰(心包、肝)。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調經解毒。”

益母草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墮胎下血:小薊根葉、益母草五兩。水二大碗,煮汁一碗,再煎至一盞,分二服,一日服盡。(《聖濟總錄》)

2、產後血暈,心氣欲絕:益母草研汁,服一盞,絕妙。(《子母秘錄》)

3、產後血閉不下者:益母草汁一小盞,入酒一合,溫服。(《聖惠方》)

相關配伍

1、益母草配香附:益母草主入血分,長於活血調經;香附主入氣分,長於疏肝解鬱兩藥伍用,使氣順血行,活血行氣化瘀之功增強。適用於血瘀氣滯之月經不調、痛經、產後瘀阻腹痛等。

2、益母草配仙鶴草:益母草長於活血調經,祛瘀生新;仙鶴草長於收澀止血,兼能扶正。兩藥配伍,通澀並用,通不破泄,澀不留邪,相反相成,共奏祛瘀調經止血之功適用於瘀血阻滯所致崩漏下血、月經過多、產後惡露不止等。

3、益母草配紅花:益母草祛瘀生新,調經止痛;紅花善行血滯,活血止痛。兩藥伍用,活血祛瘀,調經止痛作用增強。適用於瘀血所致的腹痛、月經不調,產後惡露不行及跌打損傷,瘀血傷痛等。

4、益母草配當歸:益母草長於活血調經,祛瘀生新,行血而不傷新血;當歸長於補血活血,調經止痛,補血而兼能和血。兩藥伍用,補而不滯,活而不破,共奏活血養血調經之功。適用於血虛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下血等。

鑒別用藥

1、益母草與茺蔚子:兩藥同出一源,均具有活血調經之功,均可用治血滯經閉、痛經、經行不暢、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惡露不盡、跌打損傷等。然益母草為地上部分入藥,活血調經之力較強,又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可用治水腫,小便不利,瘡癰腫毒,皮膚癢疹等。茺蔚子為果實入藥,活血調經之功與益母草相似而藥力稍緩,又能涼肝明目,可用治肝熱頭痛、目赤腫痛,以及肝腎不足、目暗昏花。

2、益母草與川芎:兩藥均具有活血調經之功,均可用治血滯經閉、痛經,經行不暢,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惡露不盡、跌打損傷等。然益母草為婦人經產血瘀之要藥,主要用治婦科瘀血證,且性微寒,尤宜於血熱瘀滯者。川芎既能活血,又能行氣,為“血中之氣藥”,主要用治氣滯血瘀所致諸痛證。

3、益母草與紅花:兩藥均具有活血祛瘀調經之功,均可用治血滯經閉、痛經、經行不暢、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惡露不盡、跌打損傷等。然益母草辛苦微寒,為婦人經產血瘀之要藥,其活血祛瘀之功主要用治婦科熱結血瘀所致經產諸證。紅花辛散溫通,活血通經、祛瘀止痛之力較強,血滯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癥瘕積聚、心腹刺痛及跌打損傷等內、外、婦、傷各科瘀血證均可使用。

相關藥品

益母丸、益母草顆粒(膏、膠囊、口服液)、得生丸、附方益母草膏、八珍益母丸。

相關方劑

益母勝金丹(《醫學心悟》)、益母地黃湯(《景嶽全書》)、益母種子丸(年氏《集驗良方》)。

藥膳食療

益母草煮雞蛋:

1、功效:補血調經。適用於月經先期有胸腹脹痛者。

2、原材料:益母草30克,雞蛋2個。

3、做法:將以上材料加水適量同煮。雞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即可。

4、用法:月經前每日1次,連服數日,吃蛋飲湯。

益母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鮮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幹品夏季莖葉茂盛、花未開或初開時采割,曬幹,或切段曬幹。

炮制方法

1、鮮益母草:除去雜質,迅速洗凈。

2、幹益母草:除去雜質,迅速洗凈,略潤,切段,幹燥。

益母草保存方法

置通風幹燥處;鮮益母草置陰涼潮濕處。

益母草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1、鮮益母草:幼苗期無莖,基生葉圓心形,5-9淺裂,每裂片有2-3鈍齒。花前期莖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縱溝,長30-60cm,直徑0.2-0.5cm;表面青綠色;質鮮嫩,斷面中部有髓。葉交互對生,有柄;葉片青綠色,質鮮嫩,揉之有汁;下部莖生葉掌狀3裂,上部葉羽狀深裂或淺裂成3片,裂片全緣或具少數鋸齒。氣微,味微苦。

2、幹益母草:莖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體輕,質韌,斷面中部有髓。葉片灰綠色,多皺縮、破碎,易脫落。輪傘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狀,花冠二唇形。切段者長約2cm。

飲片性狀

1、益母草:呈不規則的小段,莖、葉、花混合。莖方形,長10mm,灰綠色或黃綠色,斷面中部有白髓。葉灰綠色,多皺縮、破碎。輪傘花序,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狀,花冠二唇形。氣微,味微苦。

2、酒益母草:形如益母草,色澤加深,微具酒氣。

益母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唇形科益母草屬植物益母草。

形態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cm。莖直立,單一或有分枝,四棱形,被微毛。葉對生;葉形多種;葉柄長0.5-8cm。一年生植物基生葉具長柄,葉片略呈圓形,直徑4-8cm,5-9淺裂,裂片具2-3鈍齒,基部心形;莖中部葉有短柄,3全裂,裂片近披針形,中央裂片常再3裂,兩側裂片再1-2裂,最終片寬度通常在3mm以上,先端漸尖,邊緣疏生鋸齒或近全緣;最上部葉不分裂,,線形,近無柄,上面綠色,被糙伏毛,下面淡綠色,被疏柔毛及腺點。輪傘花序腋生,具花8-15朵;小苞片針刺狀,無花梗;花萼鐘形,外面貼生微柔毛,先端5齒裂,具刺尖,下方2齒比上方2齒長,宿存;花冠唇形,淡紅色或紫紅色,長9-12mm,外面被柔毛,上唇與下唇幾等長,上唇長圓形,全緣,邊緣具纖毛,下唇3裂,中央裂片較大,倒心形;雄蕊4,二強,著生在花冠內面近中部,花絲疏被鱗狀毛,花花2室;雌蕊1,子房4裂,花柱絲狀,略長於雄蕊,柱頭2裂。小堅果褐色,三棱形,上端較寬而平截,基部楔形,長約2.5mm。花期6-9月,果期7-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全國各地。

道地產區

全國各地均有出產,野生或栽培。

生長環境

生於山野、河灘草叢中及溪邊濕潤處。

港澳地區  團雲  半店社居委  曝獻  典獄  江樺路  金琴  天然植物精  魚底  生理鹽水  堂房  好好過個年  麓島蘭灣  紫錦苑  魚貫而行  多看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