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鸕鶿

鸕鶿

鸕鶿別名:烏鬼,水老鴉,魚鷹,摸魚郎,黑魚郎,魚老鴉,

鸕鶿簡介:鸕鶿,中藥名。為鸕鶿科動物鸕鶿Phalacrocoraxcarbosinensis(Blumenbach)的肉、骨骼、唾涎、翼上羽毛。鸕鶿肉利水消腫,散寒。主治水腫腹大、體寒、腹水鼓脹等病癥。 鸕鶿骨化骨鯁,去面斑。主治魚骨鯁喉、面部雀斑。 鸕鶿涎化痰鎮咳。主治百日咳、腎咳、痰多劇咳、久咳。 鸕鶿翅羽軟堅化骨。主治魚骨鯁喉。

鸕鶿功效作用

功能

鸕鶿肉:利水消腫,散寒。

鸕鶿骨:化骨鯁,去面斑。

鸕鶿涎:化痰鎮咳。;

鸕鶿翅羽:軟堅化骨。

主治

鸕鶿肉:水腫腹大、體寒、腹水鼓脹等病癥。

鸕鶿骨:魚骨鯁喉、面部雀斑。

鸕鶿涎:百日咳、腎咳、痰多劇咳、久咳。

鸕鶿翅羽:魚骨鯁喉。

用法用量

鸕鶿肉:;內服:燒存性,研末,5-10g,開水或米飲調服。

鸕鶿骨:內服:燒存性研末,適量,白開水或米湯送下。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鸕鶿涎:內服:開水沖,10ml。

鸕鶿翅羽:內服:燒存性研末,每次1.5g,開水送下;或含咽。

註意事項

鸕鶿肉:孕婦慎服。

相關論述

鸕鶿肉:

1、《綱目》:“杜甫詩:傢傢養烏鬼,頓頓食黃魚。或謂即此。又一種似鸕鶿,而蛇頭長頸,冬月羽毛落盡,棲息溪岸,見人不能行,即沒入水者,此即《爾雅》所謂鶿頭、魚?者,不入藥用。鶿音拗。”;

2、《綱目拾遺》:“鸕鶿,形如鵝,而色黑面紅,俗呼摸魚公。水鄉人傢多養之以捕魚。十月後飼以狗肉,則身暖不畏寒,雖破冰如水亦不死。”;

鸕鶿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鸕鶿肉:

治大腹臌脹:鸕鶿肉燒存性,研成末,沖米湯水飲服,每日1次,每次3~9g。(《廣西藥用動物》)

鸕鶿骨:

1、治雀卵面斑:鸕鶿骨燒研,入白芷末,豬脂和,夜塗旦洗。(《綱目》引《摘玄方》)

2、治魚骨鯁:鸕鶿骨(煅灰)蜜調綿裹含咽。(《本經逢原》)

3、治魚骨鯁:鸕鶿骨為末服,或煎湯飲。(《衛生易簡方》)

鸕鶿涎:

1、治腎咳,俗呼頓嗆,從小腹下逆上而咳,連嗽數十聲,少住又作,甚或咳發必嘔,牽掣兩脅,涕淚皆出,連月不愈者:鸕鶿涎,滾水沖服。下咽即止。(《綱目拾遺》);

2、治小兒鸕鶿瘟:光杏仁、梔子(炒黑)、石膏、蛤粉、天花粉各二兩(約60g),牛蒡子三兩(約90g),生甘草四錢(約12g),麻黃八錢(約24g),青黛、射幹各一兩(約30g),細辛五錢(約15g)。共研細末,鸕鶿涎三兩(約90g),加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燈心、竹葉煎湯化下。(《中國醫學大辭典》鸕鶿涎丸);

鸕鶿翅羽:

治諸魚骨鯁在喉中:鸕鶿毛翅十斤。燒灰,研細。每服一錢匕,濃煎橘皮湯調下,或以綿裹含咽。(《聖濟總錄》鸕鶿散);

鸕鶿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鸕鶿肉:四季均可捕捉,去內臟及羽毛,取肉鮮用。

鸕鶿骨:捕捉後去皮毛及肉,取骨骼晾幹,燒灰用。

鸕鶿涎:將活鸕鶿頭向下,使唾液流出,收取。

鸕鶿翅羽:捕捉後拔取羽毛,晾幹,燒灰用。

鸕鶿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鸕鶿科動物鸕鶿。

形態特征

中型鳥類,體長80cm。頰、頦和上喉均為白色,形成一半環狀。頭、羽冠、頸等為黑色,但有金屬紫綠色反光,並有白色絲狀羽;肩和翼的覆羽青銅棕色,羽緣藍黑色;初級尺羽黑褐色;次級和三級飛羽灰褐色,並帶有綠色金屬反光。下體藍黑色,並具金屬反光,下脅有一雪白塊斑。尾灰黑色,羽幹基部呈灰白色。虹膜翠綠色。眼先橄欖綠色,綴以黑色玟點;眼下橙內色;嘴下喉囊為橄欖黑色,並綴許多鮮黃色斑點。上嘴黑褐,邊緣及下嘴灰白色,且具磚紅色斑。跗蹠黑色,四趾向前,具蹼及銳爪。冬羽時期,頭無羽冠,頭、頸無白色絲狀羽;頰、頦和上喉的白色半環為淺灰棕色所代替,下肋無雪白斑塊。

愛華  棉七  散盡  乾州鍋盔  敬賢禮士  金坪  皮膚萎縮  特殊服務  玉門  鹼灘  約瑟犬  管理規定  七十大壽  XO  馬閣  柳飛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