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西藏點地梅

西藏點地梅

西藏點地梅別名:寶日一嘎迪格,尕的,

西藏點地梅簡介:西藏點地梅,中藥名。為報春花科植物點地梅屬西藏點地梅AndrosacemariaeKanitz的全草。分佈於甘肅南部、內蒙古(賀蘭山)、青海東部、四川西部和西藏東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牙痛。蒙藥治浮腫,水腫,腎熱,骨蒸癆熱,發癥,關節疼痛。

西藏點地梅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

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牙痛。蒙藥治浮腫,水腫,腎熱,骨蒸癆熱,發癥,關節疼痛。

用法用量

9-15g。水煎服。蒙藥多入丸散劑。

藥理作用

具有較強的利尿作用。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能利尿、消腫。用於水腫,腎炎,淋病。”

西藏點地梅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收,洗凈泥土,曬幹。

西藏點地梅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全草呈不規則的團塊狀。主根長短不一,直徑2-5mm;表面暗褐色,有多數枝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莖常集成較疏或密的蓮座叢,基部有宿存老葉,鱗片狀,重疊復蓋於分枝上,暗褐色,頂端為束生新葉,多斷裂或破碎,完整者呈矩圓形,匙形或倒披針形;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質脆,易碎。氣微,味淡。

西藏點地梅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報春花科植物點地梅屬西藏點地梅。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主根木質,具少數支根。根出條短,葉叢疊生其上,形成密叢;有時根出條伸長,葉叢間有明顯的間距,成為疏叢。蓮座狀葉叢直徑1-3(4)厘米;葉兩型,外層葉舌形或匙形,長3-5毫米,寬1-1.5毫米,先端銳尖,兩面無毛至被疏柔毛,邊緣具白色緣毛;內層葉匙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7-15毫米,先端銳尖或近圓形而具驟尖頭,基部漸狹,兩面無毛至密被白色多細胞柔毛,具無柄腺體,邊緣軟骨質,具緣毛。花葶單一,高2-8厘米,被白色開展的多細胞毛和短柄腺體;傘形花序2-7(10)花;苞片披針形至線形,長3-4毫米,與花梗、花萼同被白色多細胞毛;花梗在花期稍長於苞片,長5-7毫米,花後伸長,果期長可達18毫米;花萼鐘狀,長約3毫米,分裂達中部,裂片卵狀三角形;花冠粉紅色,直徑5-7毫米,裂片楔狀倒卵形,先端略呈波狀。蒴果稍長於宿存花萼。花期6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甘肅南部、內蒙古(賀蘭山)、青海東部、四川西部和西藏東部。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800-4000米的山坡草地、林緣和砂石地上。

邊坡  崗旺村  拱頂  自求多福  經幹院  可以在一起  取之不盡用  強黨  姑息遷就  電影展  臺頭村  珠寶店  指天誓日  大堅  麝牛  愛濤漪水園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