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鹽膚木

鹽膚木

鹽膚木別名:五倍子樹,五倍柴,五倍子,山梧桐,木五倍子,烏桃葉,烏鹽泡,烏煙桃,烏酸桃,紅葉桃,

鹽膚木簡介:鹽膚木,中藥名。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RhuschinensisMill.的根、葉、花、果實。根具有化痰定喘,調中益氣的功效;葉具有消腫解毒的功效;花、果具有斂肺固腸,滋腎澀精,止血、止汗的功效。根主治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疲倦乏力,風濕關節痛,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扭傷,跌打損傷;根皮主治食欲不振,小兒疳積,產後子宮收縮不良;葉主治皮膚過敏,濕疹,皮炎,對口瘡;花、果主治肺虛咳嗽,盜汗,遺精,小腿潰瘍,久瀉脫肛,外傷出血。

鹽膚木功效作用

功能

根化痰定喘,調中益氣;葉消腫解毒;花、果斂肺固腸,滋腎澀精,止血、止汗。

主治

1、根主治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疲倦乏力,風濕關節痛,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扭傷,跌打損傷。

2、根皮主治食欲不振,小兒疳積,產後子宮收縮不良。

3、葉主治皮膚過敏,濕疹,皮炎,對口瘡。

4、花、果主治肺虛咳嗽,盜汗,遺精,小腿潰瘍,久瀉脫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根: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葉: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爛敷;或搗汁塗。

花: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搽。

果實: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洗;搗敷或研末調敷。

鹽膚木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喉痹:鹽膚子,搗羅為末,以赤糖和丸,如半棗大,含咽津。(《聖惠方》)

2、治痛風:鹽膚葉搗爛,桐油炒熱,佈包揉痛處。(《湖南藥物志》)

3、治鼻疳:鹽膚木花或子、硼砂、黃柏、青黛、花椒各等量。共研末,吹患處。(《湖南藥物志》)

4、治痔瘡:鹽膚木根60g,鳳尾草30g。水煎服,每日2劑。體虛者加豬瘦肉30g同煮。(《全國中草藥匯編》)

附註

鹽膚木葉翼上寄生的蟲癭即中藥五倍子。

鹽膚木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鮮用或曬幹。

鹽膚木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漆樹科鹽膚木屬鹽膚木。

形態特征

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2-10m;小枝棕褐色,被銹色柔毛,具圓形小皮孔。奇數羽狀復葉有小葉(2-)3-6對,葉軸具寬的葉狀翅,小葉自下而上逐漸增大,葉軸和葉柄密被銹色柔毛;小葉多形,卵形或橢圓狀卵形或長圓形,長6-12cm,寬3-7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頂生小葉基部楔形,邊緣具粗鋸齒或圓齒,葉面暗綠色,葉背粉綠色,被白粉,葉面沿中脈疏被柔毛或近無毛,葉背被銹色柔毛,脈上較密,側脈和細脈在葉面凹陷,在葉背突起;小葉無柄。圓錐花序寬大,多分枝,雄花序長30-40cm,雌花序較短,密被銹色柔毛;苞片披針形,長約1mm,被微柔毛,小苞片極小,花白色,花梗長約1mm,被微柔毛;雄花:花萼外面被微柔毛,裂片長卵形,長約1mm,邊緣具細睫毛;花瓣倒卵狀長圓形,長約2mm,開花時外卷;雄蕊伸出,花絲線形,長約2mm,無毛,花藥卵形,長約0.7mm;子房不育;雌花:花萼裂片較短,長約0.6mm,外面被微柔毛,邊緣具細睫毛;花瓣橢圓狀卵形,長約1.6mm,邊緣具細睫毛,裡面下部被柔毛;雄蕊極短;花盤無毛;子房卵形,長約1mm,密被白色微柔毛,花柱3,柱頭頭狀。核果球形,略壓扁,徑4-5mm,被具節柔毛和腺毛,成熟時紅色,果核徑3-4mm。花期8-9月,果期10月。

分佈區域

我國除東北、內蒙古和新疆外,其餘省區均有。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70-2700m的向陽山坡、溝谷、溪邊的疏林或灌叢中。

生長見習

喜光,耐幹旱瘠薄,適應性強。

繁殖方式

播種或壓根繁殖。

病蟲防治

葉斑病、枝枯病、腐朽病。

主要變種

濱鹽膚木,與原變種的區別僅在於葉軸無翅。產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臺灣、江西、湖南,生於海拔280-2800m的山坡、溝谷的疏林或灌叢中。

錢長浜  北環大  她是  運河區  大陂村部  雪白色  離合器踏板  下降沿  寧臥莊  濕疹樣癌  通甲路南  四足動物  經集  海戰  坑裡  杭氧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