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瞭哥王根

瞭哥王根

瞭哥王根別名:毒除根,地棉根,魚膽根,地谷根,七麻根,紅赤七,別南根,獨薯根,狗信蔃,

瞭哥王根簡介:瞭哥王根,中藥名。為瑞香科植物南嶺蕘花Wikstroemiaindica(Linn.)C.A.Mey的根或根皮。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散結逐瘀,利水殺蟲之功效。常用於肺炎,支氣管炎,腮腺炎,咽喉炎,淋巴結炎,乳腺炎,癰疽腫毒,風濕性關節炎,水腫臌脹,麻風,閉經,跌打損傷。

瞭哥王根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散結逐瘀,利水殺蟲。

主治

肺炎,支氣管炎,腮腺炎,咽喉炎,淋巴結炎,乳腺炎,癰疽腫毒,風濕性關節炎,水腫臌脹,麻風,閉經,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宜煎4h以上),10-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未調敷。

註意事項

《廣西中藥志》:“孕婦及體質虛寒者忌服。”

藥理作用

1、引產作用。

2、抗腫瘤作用。

3、其他作用:瀉下作用;抑菌作用。

相關論述

1、《湖南藥物志》:“行血止血,接骨鎮神,解毒消腫。”

2、《福建藥物志》:“破結散瘀,通經逐水,消腫止痛。主治腹水,腎炎,閉經,引產,乳腺炎。”

瞭哥王根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痄腮:瞭哥王根120g,土銀花120g,石蟾蜍500g,潺稿根500g(用二皮)。共為末。臨用水調敷患處。(《嶺南草藥志》)

2、治乳腺炎:瞭哥王根二層皮、毛茛根、糯米粉各適量。搗爛敷患處,待皮膚有灼熱感即取去。(《福建藥物志》)

3、治風濕性骨痛,亦治麻風:每日用瞭哥王根9g,雞肉120g,加適量水燉7h,一次服下。(《嶺南草藥志》)

附註

入湯劑須煎4小時以上,以降低毒性。孕婦及體質虛寒者忌用。本品煎煮或粉碎時易引起皮膚過敏,應註意防護。

瞭哥王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至春初采根,洗凈切片,或剝取內皮,曬幹備用。

炮制方法

1、瞭哥王根: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絲,幹燥。

2、制瞭哥王根: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蒸4-6h,取出,攤涼後切段,幹燥。

瞭哥王根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一、藥材性狀

根圓柱形或有分枝,長達40cm,直徑0.5-3cm。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具不規則縱皺紋和橫向皮孔及稍突起的支根痕。質堅韌,斷面皮部厚1.5-4mm,類白色,易與木部分離,有眾多綿毛狀纖維;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氣微,味微苦,久嚼有持久的灼熱不適感。

以條粗、皮厚者為佳。

二、飲片性狀

瞭哥王根為不規則的絲片,斷面黃白色,外皮黃棕色至暗紅色,強纖維性,纖維絨毛狀。氣微,味微苦、甘。久嚼有持久的灼熱不適感。制瞭哥王根為不規則的段片,色澤較深,久嚼微有灼熱感。

瞭哥王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瑞香科植物南嶺蕘花。

形態特征

灌木,高0.5-2米或過之;小枝紅褐色,無毛。葉對生,紙質至近革質,倒卵形、橢圓狀長圓形或披針形,長2-5厘米,寬0.5-1.5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闊楔形或窄楔形,幹時棕紅色,無毛,側脈細密,極傾斜;葉柄長約1毫米。花黃綠色,數朵組成頂生頭狀總狀花序,花序梗長5-10毫米,無毛,花梗長1-2毫米,花萼長7-12毫米,近無毛,裂片4;寬卵形至長圓形,長約3毫米,頂端尖或鈍;雄蕊8,2列,著生於花萼管中部以上,子房倒卵形或橢圓形,無毛或在頂端被疏柔毛,花柱極短或近於無,柱頭頭狀,花盤鱗片通常2或4枚。果橢圓形,長約7-8毫米,成熟時紅色至暗紫色。花果期夏秋間。

分佈區域

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灌木叢中、路旁和村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