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墨旱蓮

墨旱蓮

墨旱蓮別名:金陵草,蓮子草,旱蓮草,旱蓮子,白旱蓮,豬牙草,旱蓮蓬,猢孫頭,蓮草,墨鬥草,墨煙草,墨菜,白花草,白花蟛蜞菊,墨記菜,野水鳳仙,墨汁草,節節烏,白田烏草,墨草,

墨旱蓮簡介:墨旱蓮,中藥名。為菊科鱧腸屬植物鱧腸Eclipta prostrata L.的全草。具有滋補肝腎,涼血止血,祛濕止癢的功效。主治頭暈目眩,須發早白,腎虛齒痛,吐衄咳血,尿血崩漏,陰癢、白濁、赤白帶下等。

墨旱蓮功效作用

功能

滋補肝腎,涼血止血,祛濕止癢。

主治

1、主要用於頭暈目眩,須發早白,腎虛齒痛,吐衄咳血,尿血崩漏,陰癢、白濁、赤白帶下等。

2、西醫診為高血壓、腰肌勞損屬於肝腎陰虛者,慢性盆腔炎、黴菌性陰道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屬於濕邪下註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或熬膏;或搗汁;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搗絨塞鼻;或研末敷。

禁忌

中西藥配伍禁忌:不宜與強心苷類藥物同用,以免引起血鉀過高,降低強心苷類藥物的療效。

註意事項

脾腎虛寒者忌服。

化學成分

全草含多種噻吩類化合物:A-三聯噻吩、A-三聯噻吩基甲醇及其乙酸酯、2-(丁二炔基)-5-(乙烯乙炔基)噻吩、2-(丁二炔基)-5-(4-氯-羥丁炔-l-基)噻吩、2-(4-氯-3-羥丁炔-1-基)-5-(戊二炔-1,3-基)噻吩、乙酸(丁烯-3-炔-1-基)二聯噻吩基甲醇酯、a-甲酰三聯噻吩、5-(丁烯-3-炔-1-基)2,2-二聯噻吩、豆甾醇、蟛蜞菊內酯,還含有皂苷、煙堿、鞣質、維生素A、醴腸素、蛋白質、黃酮類化合物。葉中含蟑蜞菊內酯、去甲基蟑b菊內酯、去甲基蛙蜞菊內酯-7-葡萄糖苷。

藥理作用

1、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墨旱蓮可增強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但對體液免疫功能無促進作用。

2、保肝作用:墨旱蓮的石油醚、苯、丙酮、乙醇提取物能對抗CCI 4的毒性而具保肝作用,其中50%乙醇提取物的作用最強。

3、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墨旱蓮有增加冠狀動脈流量的作用,並使心電圖T波得到改善。

4、抗染色體損傷、抗誘變作用:墨旱蓮水煎劑對機體遺傳物質的損傷有一定的防護作用,具抗誘變活性。

5、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墨旱蓮對鎮靜及鎮痛作用非常顯著,其總黃酮作用不如總成分。

6、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福氏痢疾桿菌亦有-定的抑制作用。

7、升高外周白細胞的作用:醇提液可能有減輕環磷酰胺所致的白細胞減少癥的作用。

8、抗炎作用:水煎液對多種炎劑引起的組織水腫和炎癥滲出增加、急性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及慢性炎癥均有明顯抑制作用。

9、此外,墨旱蓮尚有-定的止血、耐缺氧等作用。

毒理作用

毒性:小鼠灌胃給藥LD50為163.4士21.4g/kg,安全系數為700-750倍。墨早蓮水提液5g/kg灌胃,連續7d,未兒小鼠骨髓多染紅細胞和有核細胞的微核率增加,表明墨旱蓮對染色體無損傷作用,無誘變性。

相關論述

1、《本草經疏》:鱧腸善涼血。須發白者,血熱也,齒不固者,腎虛有熱也;涼血益血,則須發變黑,而齒亦因之而固矣。故古今變白之草,當以茲為勝。《本經》主血痢及針灸瘡發、洪血不可止者,敷之立已,塗眉發生速而繁。蕭炳又謂能止血排膿,通小腸,敷一切瘡者,蓋以血痢由於血分為濕熱所傷,針灸瘡發,洪血不止,亦緣病人素有血熱,及加艾火則益熾矣,血涼則不出;營血熱壅則生膿,涼血則自散;小腸屬丙火,有熱則不通,營血熱解,則一切瘡自愈。之數者,何非涼血益血之功也。鱧腸性冷,陰寒之質,雖善涼血,不益脾胃。病人雖有血熱,一見脾胃虛敗,飲食難消,及易溏薄作泄者,勿輕與服。孫真人方用薑汁和劑,蓋防其冷而不利於腸胃故也。不用薑汁、椒紅相兼修事,服之者必腹痛作泄,宜詳審之。

2、《本草正義》:鱧腸,入腎補陰而生長毛發,又能入血,為涼血止血之品,又消熱病癰腫。但純陰用事,非陽盛之體,不應多用,脾虛泄瀉尤忌。凡勞怯諸癥,陰虛火旺者,不可以此等陰藥專治其標,須與補中健脾之劑,相輔成功,乃為萬全無弊之策。

墨旱蓮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吐血成盆:旱蓮草和童便、徽墨春汁,藕節湯開服。(《生草藥性備要》)

2、治吐血:鮮早蓮草四兩。搗爛沖童便服;或加生柏葉共同用尤效。(《嶺南采藥錄》)

3、治咳嗽咯血:鮮旱蓮草二兩。搗絞汁,開水沖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4、治鼻衄:鮮旱蓮草一握。洗凈後搗爛絞汁,每次取五酒杯燉熱,飯後溫服,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5、治小便溺血:車前草葉、金陵草葉。上二味,搗取自然汁一盞,空腹飲之。(《醫學正傳》)

6、治腸風臟毒,下血不止:旱蓮草子,瓦上焙,研末。每服二錢,米飲下。(《傢藏經驗方》)

7、治熱痢:旱蓮草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8、治刀傷出血:鮮旱蓮草搗爛,敷傷處;幹者研末,撒傷處。(《湖南藥物志》)

9、補腰膝,壯筋骨,強腎陰,烏髭發:冬青子(即女貞實,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陰幹,蜜、酒拌蒸,過一夜,粗袋擦去皮,曬幹為末,瓦瓶收貯,旱蓮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搗汁熬膏,和前藥為丸。臨臥灑服。(《醫方集解》二至丸)

10、治正偏頭痛:鱧腸汁滴鼻中。(《聖濟總錄》)

11、治赤白帶下:旱蓮草一兩。同雞湯或肉湯煎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12、治白濁:旱蓮草五錢,車前子三錢,銀花五錢,土茯苓五錢。水煎服。(《陸川本草》)

13、治婦女陰道癢:墨鬥草四兩。煎水服;或另加鉤藤根少許,並煎汁,加白礬少許外洗。(《重慶草藥》)

14、治腎虛齒疼:旱蓮草,焙,為末,搽齒齦上。(《滇南本草》)

15、治血淋:旱蓮、芭蕉根(細銼)各二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二服。(《聖濟總錄》旱蓮子湯)

16、治白喉:旱蓮草二至三兩,搗爛,加鹽少許,沖開水去渣服。服後吐出涎沫。(《嶺南草藥志》)

相關配伍

1、墨旱蓮配女貞子:墨旱蓮甘、酸、寒,滋補肝腎;女貞子甘、苦、涼滋補肝腎。兩藥配伍,可增強滋補肝腎的作用。適用於肝腎陰虛所致頭暈目眩,視物昏花,須發早白,腰膝酸軟等。

2、墨旱蓮配車前草:墨旱蓮性寒,長於涼血止血;車前草性寒,善於利尿通淋。兩藥配伍,可具有涼血止血,利尿通淋的作用。適用於小便尿血等。

鑒別用藥

枸杞子與墨旱蓮:兩者均味甘歸肝、腎經,皆善滋補肝腎之陰,同治肝腎陰虛之頭暈目眩、須發早白、腰膝酸軟及耳鳴等。然枸杞子性平兼入肺經,藥力平和,平補三陰而偏補精血,並能潤肺,略兼助陽,善治陽痿遺精、血虛萎黃及陰虛勞嗽。墨旱蓮性寒兼酸味,長於清虛熱而涼血止血,善治陰虛火旺、血熱妄行之多種出血證。

相關藥品

復方首烏地黃丸、健神片、維血寧、止血片、甲亢靈片、麒麟丸。

相關方劑

二至丸(《醫方集解》)。

墨旱蓮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割取全草,陰幹或曬幹。鮮用或隨采隨用。

炮制方法

1、墨旱蓮: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根,搶水稍潤,切段,幹燥。

2、墨早蓮炭:取凈墨旱蓮段置鍋內,用中火炒至焦褐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涼透。

墨旱蓮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置陰涼幹燥處。墨旱蓮炭散熱防復燃。

墨旱蓮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帶根或不帶根全草,全體被白色粗毛。根須狀,長5-10cm。莖圓柱形,多分枝,直徑2-7mm,表面灰綠色或稍帶紫,有縱棱,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中央為白色疏松的髓部,有時中空。葉對生,多卷縮或破碎,墨綠色,完整葉片展平後呈披針形,長3-10cm,寬0.5-2.5cm。全緣或稍有細鋸齒,近無柄。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直徑6-11mm,總花梗細長,總苞片5-6,黃綠色或棕褐色,花冠多脫落。瘦果扁橢圓形,棕色,表面有小瘤狀突起。氣微香,味淡、微咸澀。

飲片性狀

墨早蓮為不規則的小段,莖、葉混合。莖為圓形小段,綠褐色或帶紫紅色。葉多卷曲,破碎,兩面均有白色粗毛,綠褐色。微有香氣,味淡微咸。

墨旱蓮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菊科鱧腸屬植物鱧腸。

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0-60cm。全株被白色粗毛,折斷後流出的澎液數分鐘後即呈藍黑色。莖直立或基部傾伏,著地生根,綠色或紅褐色。葉對生;葉片線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3-10cm,寬0.5-2.5cm,全緣或稍有細齒,兩面均被白色粗毛。頭狀花序腋生或頂生,總苞鐘狀,總苞片5-6片,花托扁平,托上著生少數舌狀花及多數管狀花;舌狀花雌性;花冠白色,發育或不發育;管狀花兩性,共綠色,全發育。瘦果黃黑色,長約3mm,無冠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全國各地。

道地產區

我國各省均有出產,主產於江蘇、江西、浙江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路邊、濕地、溝邊或田間。

生長見習

喜濕潤氣候,耐陰濕。以潮濕、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墳土或壤土栽培為宜。

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春季4月按行距30cm,開條溝、深2-3,將種子均勻播入,薄覆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稍加鎮壓,澆水。約經15d左右出苗。田間管理苗高3-5cm間苗,按株距8-10cm定苗。應註意松土除草,勤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追施稀人糞尿。5-6月再施1次人畜糞肥,生長旺盛期增施過磷酸鈣。

馬生序  馬周  李公堤  南厚滋溝  百農  荒島  韋臺  怡情養性  七拱鎮  北虞  上辛莊  棗陽市  徐屯村  浮吊  交配行為  巖樓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