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大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早梅

早梅

作者:張謂

原文: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譯文

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條。
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人們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開放,
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註釋

(1)迥(jiǒng):遠。
(2)傍:靠近。
(3)發(fā):開放。
(4)經冬:經過冬天。
(5)銷:通“消”,融化。這裡指冰雪融化。

鑒賞

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這首詠梅詩,則側重寫一個“早”字。
首句既形容瞭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應瞭“寒”字。寫出瞭早梅凌寒獨開的豐姿。第二句寫這一樹梅花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一個“迥”字,一個“傍”字,寫出瞭“一樹寒梅”獨開的環境。這一句承上啟下,是全詩發展必要的過渡,“溪橋”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說一樹寒梅早發的原因是由於“近水”;第四句回應首句,是詩人把寒梅疑做是經冬而未消的白雪。一個“不知”加上一個“疑是”,寫出詩人遠望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最後定睛望去,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樹近水先發的寒梅,詩人的疑惑排除瞭,早梅之“早”也點出瞭。
梅與雪常常在詩人筆下結成不解之緣,如許渾《早梅》詩雲:“素艷雪凝樹”,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張謂的詩句則是疑梅為雪,著意點是不同的。對寒梅花發,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詩人也都產生過類似的疑真的錯覺。宋代王安石有詩雲:“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也是先疑為雪,隻因暗香襲來,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此篇意境可謂異曲同工。而張謂此詩,從似玉非雪、近水先發的梅花著筆,寫出瞭早梅的形神,同時也寫出瞭詩人探索尋覓的認識過程。並且透過表面,寫出瞭詩人與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讀者透過轉折交錯、首尾照應的筆法,自可領略到詩中悠然的韻味和不盡的意蘊。
參考資料:
1、
《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版,第401頁

網友評論

條評論

靳七營  大寺  煮茶器  故鄉明  橫村  路五洲  樹錦雞兒  筍葉  褪綠  列祖列宗  豬圈  古廟  杜山灣  合並傷  體育課  馬蹄內翻足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