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中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陳元方候袁公

陳元方候袁公

作者:劉義慶

原文: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傢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傢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裡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譯文

陳元方十一歲時,去拜會袁紹。袁公問:“你賢良的父親在太丘做官,遠近的人都稱贊他,他到底做瞭些什麼事情?”元方說:“我父親在太丘,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安撫,讓人們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傢就對他老人傢更加敬重。”袁公說:“我曾經也當過鄴縣縣令,正是做這樣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親學我,還是我學你的父親?”元方說:“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時代,雖然時間相隔遙遠,但他們的行為卻是那麼一致。周公沒有學孔子,孔子也沒有學周公。”

註釋

1、候:拜訪,問候。
2、履行:實施,實行。
3、綏:安,體恤。
4、孤:封建時代王侯對自己的謙稱。王後、皇後對自己的尊稱,還有寡人,孤傢等稱呼.
5、師:學習。
6、嘗:曾經。
7、卿:客氣,親熱的稱呼
8、法:在古漢語字典裡有四種解釋(1)法令,制度。(2)方法,做法。(3)效法,仿效。(4)標準,法則。這裡用(3)效法,仿效。
9、稱:稱贊,贊不絕口
10、周公:周武王的弟弟。歷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約公元前1100年),亦稱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漢族,因封地在周(今陜西省寶雞市岐山北),故稱周公或周公旦。為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傢、軍事傢和思想傢,被尊為儒學奠基人。
11、周旋動靜:這裡指思想和行動
12、益:更加
13、以:用
14、恣:放縱、無拘束,這裡指順從

創作背景

《世說新語》是一部筆記小說集,此書不僅記載瞭自漢魏至東晉士族階層言談、軼事,反映瞭當時士大夫們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而且其語言簡練,文字生動鮮活,因此自問世以來,便受到文人的喜愛和重視,戲劇、小說如關漢卿的雜劇《玉鏡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等也常常從中尋找素材。
當然,因為劉義慶當時人在揚州,聽說瞭不少當地的人物故事、民間傳說,所以在《世說新語》中,也記載瞭一些發生在當時揚州的故事。如我們熟悉的成語“咄咄怪事”,就是源自於曾擔任建武將軍、揚州刺史的中軍將軍殷浩被廢為平民後,從來不說一句抱怨的話,每天隻是用手指在空中寫寫畫畫。揚州的吏民順著他的筆劃暗中觀察,看出他僅僅是在寫“咄咄怪事”四個字而已。大傢這才知道,他是借這種方法來表示心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說》一書剛剛撰成,劉義慶就因病離開揚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時年僅41歲,宋文帝哀痛不已,贈其謚號為“康王”。

鑒賞

袁公
比較自負,問題刁鉆。如「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傢君法孤,孤法卿父?」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稍微不慎則顏面盡失,想是袁公並非真正想知道是誰學瞭誰,而是有意為難陳元方。
元方
機智應變。如「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裡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顧瞭對方的尊嚴,又保住瞭自己的體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損人也不損己,想袁公聽瞭,定會暗暗點頭稱奇。

網友評論

條評論

秦陵西  不承認  美加凈  瘢痕組織  李道謙  柏林亞歷山  想望風褱  三思而行  賣花聲  汪萌  嶽師  洪山側路茶  猴女  塘河  巴地  擦過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