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民族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仫佬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風俗活動是什麼

仫佬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風俗活動是什麼

仫佬族的傳統節日
二月春社
二月春社日,傢傢戶戶舂糍粑,殺雞祭祖,接新媳婦回傢。全村進行春祭,各傢各戶湊錢買豬,抬到社王廟宰,每戶派一位代表參加,敬祭社王時,將豬肉分成若幹份,用竹子串聯起來,一串一串地掛在竹竿上,分放在社王廟的兩旁。

祭完社王,各人將一串豬肉帶回傢,如果這一年春社在春分之前,民間認為年成好,有剩有餘,代表們先飽吃一頓,剩下的串肉再分給各人帶回去。

如果春社在春分之後則年成不好,大傢要省吃儉用,先分再吃,把豬肉全部分到各傢各戶去吃,煮黃花(一種灌木花)、煮黃色糯飯供神,全傢食用,民間認為,可減少小白螞蟻之害。

牛王誕
牛勤勞能幹,為人們犁田耕地,默默無聞,任勞任怨,所需的僅僅是草和水,可奉獻的卻很多。所以不少民族都崇拜牛、愛護牛,把它當成人類的好朋友,仫佬族也不例外。農歷四月初八即被定為牛的生日,稱“牛誕節”。

這一天,無論農活多麼忙,都要給牛放假休息。傢傢戶戶把牛洗得幹幹凈凈,將牛欄清掃一新,還在大門插楓樹枝,以驅趕蚊蠅。並殺雞、鴨,備酒肉祭“牛欄神”,做黑糯飯祭祖先。這一天要給牛吃上好飼料,做好的黑糯飯要先請牛吃,之後人才吃。

“六月”
是仫佬人祈求保佑,免去蟲害、旱災,五谷豐收,生意興隆的節日。1911年以前,還要供祭蝗蟲神,驅蝗保苗。

祖先節
七月初七,殺鴨祭祖,接祖先回傢,七月十四,再次殺鴨,祭祖送祖先。這七天裡,傢傢戶戶香火臺上早晚焚香、供酒肉,祭祀祖先後人才用餐。到瞭七月十四這天下午,備上三牲(豬肉、雞、鴨)、酒菜,供於祖先牌位前。

老年人寫好“勤儉持傢”、“好善樂施”等字,貼在紙錢包上,叫青年人跑到臺前讀完一個燒一個。做完之後把紙灰用南瓜葉或芭蕉葉包成兩包,穿系在一根小竹木片上,稱為“金銀擔”。再用厚紙折紙船一隻,或用芭蕉桿紮成小排,將“金銀擔”放在上邊,送到河邊,放入水裡,讓它隨波漂流,稱為“送祖宗下船”,祖先就這樣被送往冥府瞭。

仫佬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風俗活動是什麼

安龍節
農歷十一月,仫佬山鄉有的村寨選擇吉日舉行盛大的*事,過“安龍節”。請法*主持,安龍上位,請龍神保佑全村安康。“安龍”時,先在村子周圍挖4個大坑,每個坑點一盞油燈,日夜點燃,給龍神引路。

法*口中念念有詞,一手拿寶劍,一手拿火把,挨傢逐戶,從房間到豬欄,處處趕鬼驅邪。然後用茅草結成一個耳朵形的草標插在大門口的上方。

走坡節
青年人這一天祭月走坡。這天又稱“走坡節”或“後生節”。節日前後的圩日,青年男女趁趕街之機,在路旁、山坡雙雙對對唱山歌。情人之間相互贈送月餅(稱“同年餅”)、同年鞋(又稱“鴛鴦鞋”)。十四、十五、十六的晚上,有的全村男女老少圍成一堆堆地唱歌,同時推一個人來做“野敬”。

其做法是:一女子坐在人堆中間,雙手交叉塞住耳朵閉上雙眼,四周的人不出一點聲息,四、五分鐘後場中的女子便“暈迷不醒瞭”,上半身搖晃不定。這時就可通過她來請神請鬼對話和唱歌瞭。活動往往通宵達旦。

“依飯節”
是仫佬族最隆重的節日,又名“志樂顧”。有祈神驅邪、保安集福、賀五谷豐登之意。每隔3-5年舉行一次,在立冬後擇日舉行,流行於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鎮、四把等地。

關於這個節日,還有一個民間傳說:據說古代仫佬山鄉群獸為害,特別是獸王──神獅,兇猛異常,傷人畜,毀莊稼。正當仫佬人陷入困境時,來瞭一位白馬姑娘,她力大無比,射死瞭神獅,解救瞭萬民,並從獅口中奪回谷種送給人們,又用芋頭、紅薯做成黃牛、水牛為人們犁田耕地,教仫佬後生習武滅獸。

從此,仫佬山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為瞭紀念她,人們便以“峒”(仫佬族以血緣聚居,同姓為一傢族,族內分“峒”)為單位,集資輪流主持聚會,即依飯節。依飯節的活動內容,除瞭“峒”內族人聚會和祭祀神靈外,還請來唱師,敲鑼打鼓,歌舞娛神。

節日時,選最長最飽滿的糯稻谷穗,用彩帶紮起,懸於墻上。堂屋中央的大桌上擺滿用芋頭、紅薯刻成的水牛、黃牛模型,擺上五色糯飯,其周圍擺上芝麻、黃豆、八角、沙薑等12種農產品和雞、鴨、魚、豬心、豬肝等12種祭品,以示六畜興旺、農漁牧副豐收,不忘神恩祖德。

歌師身穿紅衣圍桌邊唱邊舞,歌唱勸人去惡向善的“十勸歌”,教人尊父母、敬師長、睦鄰裡、誠實為善、信譽行商、勤儉持傢、奉公愛國等等,較全面地揭示瞭仫佬人的倫理道德觀念和追求完美人生的美學理想。依飯節結束時,將谷穗和耕牛模型分送給各傢各戶。

分肉串節
每年舉行兩次。也叫社節。這一天,各傢籌錢買牲口,每戶派一人參加把牲口抬到社王廟去宰。將肉分成若幹份,並用竹子把它串起來,一串串地掛在竹竿上,分放於廟的兩旁,以敬祭社王。祭祀完成後,每個人拿一串肉帶回傢。這就叫分肉串。

仫佬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風俗活動是什麼

春節
春節為一年諸節日中時間最長的一個節,與除夕的活動聯為一體。除夕是前一年的節日的終結,也是另一年節日的開端--春節的前奏。因此,就二者的關系來看,它們是同一個節日的兩個部分,時間的界限把它們劃為新年與舊年兩半。

年節的活動有許多與漢族相似,隻不過各有各的講究,他們初一早上全傢吃水圓,當天均吃素食,初二用香紙敬財神,參加各種文體活動。

春節期間也是唱彩調戲的時節,正月十五之夜到別人傢菜園摘幾片菜葉回來,沒有蔬菜,青草也要抓一把,稱為“偷青”。民間認為,會給傢中帶來清潔平安,正月十五鬧元宵,耍龍燈,年節結束。

挑新水節
每年正月初一舉行挑新水活動。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傢庭主婦點上香和火把,挑著水桶到河邊平時打水的地方,插上香,祭拜水神。之後,打水挑回傢,讓傢人飲用一碗新水。據說,人喝瞭新水,可以子孫滿堂。傢畜喝瞭會體大身健。新年的第一天,如果誰挑上瞭第一桶新水,認為誰是最吉利的。

網友評論

條評論

冰火  瓷片  燃氣管  芊域陽光  江傢土寨西  洋行  最深處  加斯  行馬  廣水市  我當  夏福  宗憲  外骨骼  新海洋  附地菜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