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醫療 > 疾病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雷諾氏病

雷諾氏病

雷諾氏病

雷諾氏病百科

雷諾(Raynaud)綜合征是指肢端動脈陣發性痙攣.常於寒冷刺激或情緒激動等因素影響下發病,表現為肢端皮膚顏色間歇性蒼白、紫紺和潮紅的改變.一般以上肢較重,偶見於下肢.現代針灸治療雷諾病,國內較早的報道見於1974年[1],在同一年國外學者也發表瞭用耳針治愈本病的文章[2].但直至80年代初,仍以個案報告為主[3],強調用艾灸或溫針之法,溫通經脈.近年來陸續有多病例的臨床觀察資料出現,仍主張針刺與艾灸結合,以引導陽氣,溫通經脈,或指端放血,活血行氣.操作時,特別重視氣至病所.據本文收集的74例患者統計,針灸治療雷諾病的有效率在95%左右.

雷諾氏病

雷諾氏病

雷諾氏病病因

雷諾氏病(雷諾氏綜合癥)主要為肢端小動脈的痙攣,其原因未完全明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使交感神經功能亢進;

2、血循環中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含量增高;

3、病情常在月經期加重,妊娠期減輕,因此有人認為與內分泌有關;

4、肢體小動脈本身的缺陷,對正常生理現象表現出過度反應所致;

5、也有人認為,初期是肢端小動脈對寒冷有過度反應,其後由於長期的血管痙攣,使動脈內膜增生、血流不暢,若再有使肢端小動脈血流減少的各種生理因素,即可作用於病變動脈而引起發作;

6、患者常有傢族史,提示可能與遺傳有關;

7、免疫和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結節性多動脈炎、皮肌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多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乙型肝炎抗原所致的血管炎、藥物所致的血管炎以及Sjogren綜合征等;

8、阻塞性動脈病變,如閉塞性動脈硬化、血栓栓塞性脈管炎等;

9、物理因素,如震動性損傷、直接的動脈創傷、寒冷損傷等;

10、某些藥物所致,如麥角、鉛、鉈、砷等中毒,聚氯乙烯,β-阻滯劑,細胞毒藥物,避孕藥等;

11、影響神經血管機制的因素如頸肋、前斜角肌綜合征,胸廓,出口綜合征,拐杖使用不當壓迫腋部,腫瘤壓迫臂叢和鎖骨下血管,頸椎炎或髓核破裂,周圍神經炎,脊髓空洞癥或脊髓癆等;

12、血液中冷凝集素增多或冷球蛋白血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陣發性血紅蛋白尿等;

13、有些與偏頭痛和變異性心絞痛有關.

雷諾氏病

雷諾氏病

雷諾氏病癥狀

病人常因受寒或手指接觸低溫後發作,亦有因情緒激動,精神緊張而誘發者.其發作時的特征是指(趾)部皮膚顏色突然變白,繼而變為青紫,然後轉為潮紅,呈間歇性發作.以手指多見而足趾少見.發作常自小指與環指尖開始,隨著病變進展逐漸擴展至整個手指甚至掌部,但拇指較少發病,伴有局部發涼、麻木、刺痛和酸脹不適或其他異常感覺.全身和局部溫度時有降低,但橈動脈或足背動脈搏動正常.初發時,發作時間多為數分鐘至半小時左右即自行緩解.皮膚轉為潮紅時,常伴有燒灼刺痛感,然後轉為正常色澤.若在發作時局部加溫,揉擦患肢,揮動肢體等,可使發作中止.病情進展時癥狀加重,發作頻繁,每次發作可持續一小時以上,有時需將手足浸入溫水中才能中止發作.

雷諾氏病

雷諾氏病

雷諾氏病檢查

1.冷刺激試驗

2.反應性充血試驗

3.握拳試驗

4.甲皺微循環

雷諾氏病預防

包括避免寒冷刺激和情緒激動;禁忌吸煙;避免應用麥角胺、β-受體阻滯劑和避孕藥;明顯職業原因所致者(長期使用震動性工具、低溫下作業)盡可能改換Ⅰ種.細心保護手指免受外傷,因輕微損傷容易引起指尖潰瘍或其他營養性病變.日常生活中飲少量酒類飲料可改善癥狀.如條件許可者可移居氣候溫和,幹燥地區,更可減少癥狀發作.解除病人精神上顧慮,保持樂觀都是預防中的一項重要措施.

心臟跳動  限位開關  金桂  橋梓口  刻苦學習  石窟庵  女子會  軍務  色弱  旋風腿  杞菊地黃丸  打印機墨盒  玉米螟  巨子  峰高  永盛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