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楊欽典 國民特務

楊欽典 國民特務

中文名:楊欽典

出生地:河南郾城縣

出生日期:1918

逝世日期:2007

楊欽典(1918—2007),1918年出生於河南郾城縣(今屬源匯區)大劉鎮周莊村的一個貧農傢庭。1940年4月考入胡宗南辦的西安軍校七分校教導團;1942被分到胡宗南部的一個騎兵部隊,成為一名騎兵,期間被蔣介石挑選為警衛團的警衛;不久,楊欽典又從西安調防到四川,被分配到交警總隊特務隊任班長,並一度擔任宋子文、孔祥熙等國民黨政要的安全警衛。

人物生平

1948年,楊欽典被派到歌樂山集中營內擔任白公館看守班班長,負責看守關押在白公館內的重要“犯人”。被關押的宋綺雲、許曉軒等都是善於從內部攻破敵人心理防線的高手。他們發現楊欽典出身貧苦,當兵的初衷隻是為瞭混口飽飯,所以,就找機會“感化”他。他們給他講形勢,談道理,開導楊欽典不要替蔣介石反動政府賣命,要站在勞苦大眾一邊,棄暗投明。陳然、王樸、羅廣斌、周從化等30名共產黨員和“民革”幹部被關押到白公館後,也全力教化楊欽典。楊欽典確實有回應,開始在他的職權范圍內為他們傳遞口信、交換書報,還延長放風時間,盡力給予方便。

他在新中國誕生前夕,奉命參與瞭暗殺愛國將領楊虎城及傢人、隨從的罪惡行動;並用雙手卡住年僅8歲的小蘿卜頭的脖子,與另一個特務合力殺害瞭這個幼小可愛的生命。

“11·27”大屠殺後,當晚11時,因渣滓洞出現緊急情況需要增援,白公館僅留下楊欽典、李育生二人看管沒來得及殺害的19個人……緊要關頭,楊欽典棄暗投明,打開牢門放走瞭羅廣斌、任可風、毛曉初、鄭業端等19位志士。

1949年11月30日下午,重慶解放後第二天,在羅廣斌的帶領下,楊欽典到重慶市公安局登記自首。政府根據羅廣斌等人的證言,證實其在關鍵時刻“將功補過”,對其寬大處理不予追究,還準備把他安排在重慶市公安局工作,楊欽典表示想傢,政府根據他的意願,給他發瞭路費,讓他平安地離開瞭重慶。

文革中,重慶公安局宣佈“逮捕國民黨特務楊欽典”,楊欽典因歷史問題被判刑20年,關押在四川省第一看守所;楊欽典被捕期間,大兒子楊存良因為傢裡出瞭個“特務”父親受到牽連,幹得好好的生產隊會計給撤瞭職,直到31歲才結婚。受打擊最大的是楊欽典的妻子,由於天天盼人不見人,1977年楊妻身患重病撒手而去。等楊欽典回到別離10多年的傢中時,隻看見瞭妻子的墳塋,他陷入瞭深深的自責和對傢庭的歉疚之中。

1982年,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審查明:楊欽典在解放前任白公館看守員期間犯有嚴重的罪行,但在解放前夕的大屠殺中,他親自放出革命志士10餘人,有立功表現,對其逮捕判刑予以糾正,撤銷判決,對楊欽典不予追究。楊回河南老傢務農。

1998年開始,楊欽典先後在孫子等親屬的陪同下,六次奔赴重慶,回到歌樂山革命紀念館緬懷先烈。盡管他不願提及當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但為瞭讓後人牢記歷史,受到教育,還是現身說法,把自己的“黑”“紅”人生和他知道的仁人志士的事跡講給青少年學生和遊人,盡力為社會和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1998年,在漯河市《紅巖魂》展覽上,楊欽典應邀到場,痛說舊事;1999年11月,電視連續劇《紅巖魂》在白公館舉行開機儀式,劇組邀請楊欽典參加,讓他指正劇本中不合史實的地方。後來,《紅巖魂》公開播出,當年楊欽典義釋羅廣斌等同志的情節也公諸於世。

2004年11月27日晚,在白公館和渣滓洞,重慶市為“11·27大屠殺”殉難烈士舉行盛大而隆重的悼念活動。第二天,重慶的多傢媒體都報道瞭這樣一個場景:86歲高齡的楊欽典蹲在墓碑前,老淚縱橫地為已故先烈們焚燒冥鈔。

被楊欽典釋放的羅廣斌,解放後寫出瞭著名的紅色長篇小說《紅巖》;他的回憶錄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沒有楊欽典的將功折罪,白公館剩下的19個人會全部被殺死,那麼獄中黨組織血和淚的囑托就不可能被保存下來——所以,楊欽典最後的義舉,應該說對保存這些歷史資料以及瞭解大屠殺的真相,客觀上起到瞭重要作用。”

2007年11月17日,楊欽典病逝於河南省源匯區大劉鎮周莊村,終年89歲。

聖手  尕丁傢  紀念物  東正教  此法  警語  古代漢語  生生不息  白痢  馬楊  喜悅  宗喀巴大師  六月  金盆山  汽車技術  多聚酶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