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心葉野海棠

心葉野海棠

心葉野海棠別名:雞窩紅麻,向天葫蘆,紅水麻葉,山紅活麻,罐罐草,

心葉野海棠簡介:心葉野海棠,中藥名。為野牡丹科植物心葉野海棠Brediaesquirolii(Levl.)Lauenervar.cordata(H.L.Li)C.Chen的帶根全株。分佈於四川等地。具有化痰止咳,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於咳嗽,手腳麻木,血痢,鼻衄,胃出血,月經不調,崩漏,白帶,外傷出血。

心葉野海棠功效作用

功能

化痰止咳,活血止血。

主治

用於咳嗽,手腳麻木,血痢,鼻衄,胃出血,月經不調,崩漏,白帶,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或研末敷。

註意事項

忌辛燥食物。

心葉野海棠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搔癢癥:可與地瓜藤根、蒲公英、血當歸、虎耳草、兔耳風、陽雀花根等同用,煎水洗。

2、小兒吐清水:常與藿香配用,煎水服。(1-2方出自《南充常用中草藥》)

心葉野海棠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洗凈,曬幹或鮮用。

心葉野海棠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野牡丹科植物心葉野海棠。

形態特征

亞灌木,高約20厘米,稀達50厘米;莖圓柱形,具分枝,幼時鈍四棱形;與葉柄、花梗花萼均密被柔毛及腺毛。葉片堅紙質,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頂端漸尖,基部心形,長5-10厘米,寬3-5.5厘米,邊緣具細鋸齒,齒尖具刺尖,具微柔毛狀緣毛,基出脈7條,近邊緣的兩條不甚明顯,幼時兩面密被微柔毛,以後略有脫落,葉面基出脈及側脈平整,背面脈均隆起,細脈不明顯;葉柄長1-3厘米。聚傘花序頂生,有花3-7朵,長1-2厘米,花梗長約14毫米;花萼鐘狀漏鬥形,管長約5毫米,裂片線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兩面被微柔毛,邊緣具腺毛;花瓣紅色或紫紅色,卵形,1側偏斜,頂端急尖,外面上半部被微柔毛,長約10毫米,寬約6毫米;雄蕊4長4短,長者長約18毫米,花藥線狀披針形,微彎,長約7毫米,藥隔下延成柄,長約1.5毫米,短者長約10毫米,花藥披針形,長約5毫米,基部具小瘤,藥隔下延成短距;子房半下位,卵形;頂端具膜質冠,冠緣具嚙蝕狀細齒,具腺點。果未詳。花期約6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四川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約600m的山坡林下濕潤處或林緣草叢中。

闌尾穿孔  彩雲易散  萬雞山  黑土  楊乃武  魏縣  及第  座峰  電影劇本  上惡  永富莊  指鹿作馬  軍令狀  錯還  癌腫  齊翰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