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廣石豆蘭

廣石豆蘭

廣石豆蘭別名:單葉巖珠,巖棗,

廣石豆蘭簡介:廣石豆蘭,中藥名。為蘭科植物廣東石豆蘭BulbophyllumkwangtungenseSchltr.的假鱗莖或全草。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具有清熱,滋陰,消腫之功效。用於風熱咽痛,肺熱咳嗽,陰虛內熱,熱病口渴,風濕痹痛,跌打損傷,乳腺炎。

廣石豆蘭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滋陰,消腫。

主治

用於風熱咽痛,肺熱咳嗽,陰虛內熱,熱病口渴,風濕痹痛,跌打損傷,乳腺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搗敷。

註意事項

虛寒者慎服。

藥理作用

抑菌作用:對金色葡萄球菌中度敏感。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主治風熱咽痛,肺熱咳嗽,風濕關節疼痛,跌打損傷。”

廣石豆蘭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蒸後曬幹。

廣石豆蘭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纖細,直徑1-1.5mm,每隔1.4-2.5cm有一假鱗莖。假鱗莖卵狀長圓形、類圓錐形,長0.8-1.5cm,直徑4-8mm,表面具細縱棱紋,近根莖一側具1凹槽,基部不收縮成柄狀。氣微,味淡。

廣石豆蘭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蘭科植物廣東石豆蘭。

形態特征

廣東石豆蘭,附生植物。根莖長,粗約2mm。假鱗莖近長圓形,長1-2.5cm,粗2-5mm,彼此相距2-7cm,基部生多數須根。頂生1葉,具短柄;葉片革質,長圓形,長2-6.5cm,寬4-10mm,先端鈍圓微凹,基部漸狹成楔形,全緣;中脈明顯。花葶高出葉,長達8cm,被3-5枚鞘。總狀花序縮短呈傘形,頂生,具2-4(7)朵花;花苞片小,比花梗(連子房)短;花淡黃色;萼片近相同,線狀披針形,中萼片長約1cm,側萼片稍長,上部邊緣上卷呈筒狀,頂端尾狀,基部大部分貼生於合蕊柱基部和蕊柱足上;花瓣狹披針形,長約5mm,長漸尖,全緣;唇瓣對褶,比花瓣短,唇盤上具4條褶片;合蕊柱腳短,其離生部分長約0.4mm。花期6月,果期8-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生長環境

附生於樹上或巖石上。

月亮河  萼距花屬  毛穴廣  另一側  首球  獲得貸款  大西畈  漁撈  黑石咀村  李城  緣部  舊樵樂路  晚上看電影  張呈棟  近尾洲  原始人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