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石上蕉

石上蕉

石上蕉別名:藜蘆葉蝦脊蘭,山三棱,

石上蕉簡介:石上蕉,中藥名。為蘭科植物三褶蝦脊蘭Calanthetriplicata(Willem.)Ames的全草。分佈於臺灣、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熱利濕,固脫,消腫散結之功效。用於淋證,小便不利,脫肛,瘰癧。

石上蕉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固脫,消腫散結。

主治

用於淋證,小便不利,脫肛,瘰癧。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有利尿通淋的功效。用於小便不通、淋癥,外用於跌打損傷。”

石上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九子瘍:三褶蝦脊蘭30g,燉肉吃。

2、治肺結核:三褶蝦脊蘭30g,巖白菜20g,葎草花10g,水煎服。

3、治小便不利:三褶蝦脊蘭、竹葉菜各20g,水煎服。

4、治跌打損傷:三褶蝦脊蘭、鐵筷子、薑葉淫羊藿各10g,泡酒服。(1-4方出自《精選草藥彩色圖譜》)

石上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幹。

石上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蘭科植物三褶蝦脊蘭。

形態特征

三褶蝦脊蘭又名:白花蝦脊蘭。根狀莖不明顯。假鱗莖卵狀圓柱形,長1-3厘米,粗1-2厘米,具2-3枚鞘和3-4枚葉。假莖不明顯。葉在花期全部展開,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約30厘米,寬達1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收狹為柄,邊緣常波狀,兩面無毛,或有時在背面疏被短毛;葉柄長達14厘米。花葶從葉叢中抽出,直立,長達70餘厘米;花序柄被2-3枚筒狀鞘和數枚苞片狀葉,密被短毛;總狀花序長5-10厘米,密生許多花;花苞片宿存,草質,向外伸展,卵狀披針形,長1-2厘米,基部上方寬5-10毫米,先端急尖,邊緣多少波狀,被毛或有時近無毛;花梗和子房白色,纖細,斜立,長達4厘米,被短毛;花白色或偶見淡紫紅色,後來轉為桔黃色;萼片和花瓣常反折,質地較厚,幹後變黑色;中萼片近橢圓形,長9-12毫米,中部寬4.5-5.5毫米,先端銳尖或具細尖頭,具5條脈,其中中間3條較明顯,背面被短毛;側萼片稍斜的倒卵狀披針形,比中萼片稍大,具5條脈,背面被短毛;花瓣倒卵狀披針形,比萼片短,基部上方寬3-4.5毫米,先端圓鈍或近截形並具細尖,基部收狹為爪,具3條脈,僅中脈較明顯,近先端處有時有不等側的縊縮,背面常被短毛;唇瓣基部與整個蕊柱翅合生,比萼片長,向外伸展,基部具3-4列金黃色或桔紅色小瘤狀附屬物,3深裂;側裂片卵狀橢圓形至倒卵狀楔形;中裂片深2裂;小裂片叉開,與側裂片近等大,兩裂片中央具1個短尖頭;距白色,纖細,圓筒形,伸直,長(6-)12-15毫米,末端鈍,外面疏被短毛;蕊柱長約5毫米,上端擴大,疏被短毛;蕊喙2裂;裂片近長圓形,長約2毫米,先端近截形;藥帽在前端稍收狹,先端稍尖;花粉團棒狀,每一群中有2個較小,長2-4毫米,具明顯的花粉團柄;粘盤小,近橢圓形。花期4-5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臺灣、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谷溪邊或林下。

美國隊長  者懷  餘三  內衣  戴妮  一視同仁  明惠  珠和  尹李  真一  南堤路站  一條魚  鄧婭  海端鄉  神經系統疾  新溪橋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