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赤鏈蛇

赤鏈蛇

赤鏈蛇別名:赤蝰,赤連,赤楝,赤楝蛇,桑根蛇,火赤煉,火煉蛇,紅斑蛇,

赤鏈蛇簡介:赤鏈蛇,中藥名。為遊蛇科赤鏈蛇屬動物火赤鏈蛇Dinodon rufozonatum(Cantor)的全體。具有祛風濕,止痛,解毒斂瘡的功效。主治風濕性關節炎,全身疼痛,淋巴結核,慢性瘺管,潰瘍,疥癬。

赤鏈蛇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濕,止痛,解毒斂瘡。

主治

風濕性關節炎,全身疼痛,淋巴結核,慢性瘺管,潰瘍,疥癬。

用法用量

內服:浸酒,20-40ml。外用:研末撒;或以藥線粘粉插入管內。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赤鏈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20g/kg、10g/kg醇、水提取物灌胃對蛋清及瓊脂性大鼠足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與氫化可的松15mg/kg的療效相近,同時不同劑量的水、醇提取物也能明顯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炎性腫脹。

2、鎮痛作用:熱、電、化學(酒石酸銻鉀)刺激均可證明赤鏈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對化學刺激鎮痛作用尤為顯著,對熱刺激作用最弱。

3、鎮靜、催眠作用:本品50%醇提取液灌胃對戊巴比妥鈉閾下催眠劑量有較強的催眠作用,並有抑制小鼠自發活動的作用,還能延長小鼠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100%醇提取液對小鼠有明顯的直接催眠作用,強度與35mg/kg戊巴比妥鈉相當,水提取液作用不明顯。

4、抗驚厥作用:赤鏈蛇醇提取液對回蘇靈、士的寧、電休克所致驚厥均有對抗和保護作用,以100%醇提取液20g/kg作用尤為明顯。強度與25mg/kg苯巴比妥鈉相當,水提取液無作用。

相關論述

1、《上海常用中草藥》:“祛風濕,止痛。治風濕性關節炎,全身疼痛。”

2、《中國動物藥》:“治淋巴結結核,慢性瘺管,潰瘍及疥癬等。”

赤鏈蛇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風濕性關節炎:赤鏈蛇1條,放入高粱酒內(0.5kg左右的蛇加高粱酒1.5kg)浸2-4個星期後即可飲用。每日飲酒2次每次1盅。或活赤鏈蛇蝮蛇浸於60度大曲酒中。(《山東藥用動物》)

2、治慢性結核性瘺管:將赤鏈蛇焙枯研為細末,過篩備用。用時按瘺管口徑大小,用紙捻粘赤鏈蛇粉末插入;瘺管大時用紙捻或紗條粘藥少許送入;對潰瘍面可將赤鏈蛇末薄薄撒佈於上,紗佈包紮。每間隔2d換藥1次(亦可酌情增減次數)。(《新中醫藥》)

赤鏈蛇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至秋季捕捉,捕得後殺死,烘幹,燒存性,研末備用;或捕後放入甕中,加蓋餓2天,使其排除糞便,然後取出洗凈,放人高粱酒或白酒內浸2-4個星期,或洗凈後直接烘幹,研末。

赤鏈蛇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呈圓盤狀,盤徑大小不一。頭部及軀體黑褐色,背脊稍高而不呈屋脊狀,體背部有數條紅色窄橫紋,體側有紅黑相間的斷續斑點狀紋,腹部外側有黑褐色斑。頸部鱗片19行,中部17行,肛前15行,鱗片多平滑,邊緣紅色。剝去蛇皮處肉呈黃白色,尾部留皮處顯棕紅色斑點。

赤鏈蛇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遊蛇科赤鏈蛇屬動物火赤鏈蛇。

形態特征

全長1-1.5m頭較寬扁,頭部黑色,枕部具紅色“∧”形斑,體背黑褐色,具多數(60以上)紅色窄橫斑,腹面灰黃色,腹鱗兩側雜以黑褐色點斑。眼較小,瞳孔直立,橢圓形。頰鱗1,常人眶;眶前鱗1(2),眶後鱗2;顳鱗2+3,上唇鱗2-3-3或3-2-3(2-2-3)式。背鱗19(21)-17(19)-15(17)行,中段平滑無棱;腹鱗184-225;肛鱗完整,尾下鱗45-95對。

分佈區域

分佈於東北及河北、山西、江蘇、淅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陜西、臺灣等地。

櫻駝村  暴力街  阿順取容  建農路  白銀花  多基因  赤地千裡  佈拉克  一萬多名  未瞭公案  韓國美女  高一  長涇鎮  皇傢師姐  後麥泊  土豆罐燜雞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