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養生 > 習慣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葦莖湯

葦莖湯常用名: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葦莖湯簡介:葦莖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外臺秘要》。為清熱劑。具有清臟腑熱,清肺化痰,逐瘀排膿之功效。主治肺癰,熱毒壅滯,痰瘀互結證。癥見身有微熱,咳嗽痰多,甚則咳吐腥臭膿血,胸中隱隱作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臨床常用於治療肺膿腫、大葉性肺炎、支氣管炎等肺熱痰瘀互結者。

葦莖湯歌訣

葦莖瓜瓣苡桃仁,清肺化痰逐瘀能;熱毒痰瘀致肺癰,膿成未成均勝任。

葦莖湯組成

葦莖(60g),瓜瓣(60g),薏苡仁(30g),桃仁(24g)。

葦莖湯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水煎服。

2、古代用法: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吐膿。

葦莖湯功用

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葦莖湯主治

肺癰,熱毒壅滯,痰瘀互結證。身有微熱,咳嗽痰多,甚則咳吐腥臭膿血,胸中隱隱作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葦莖湯方義

本方多由熱毒壅肺,痰瘀互結,血敗肉腐成癰所致,治療以清肺化痰,逐瘀排膿為主。痰熱壅肺,氣失清肅則咳嗽痰多;《內經》說:“熱盛則肉腐,肉腐則成膿”,邪熱犯肺,傷及血脈,致熱壅血瘀,若久不消散則血敗肉腐,乃成肺癰;癰膿潰破,借口咽而出,故咳吐腥臭黃痰膿血;痰熱瘀血,互阻胸中,因而胸中隱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皆痰熱內盛之象。方中葦莖甘寒輕浮,善清肺熱,故為君藥。瓜瓣清熱化痰,利濕排膿,能清上徹下,肅降肺氣,與葦莖配合則清肺宣壅,滌痰排膿;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熱而排膿,下利腸胃而滲濕,二者共為臣藥。桃仁活血逐瘀,可助消癰,是為佐藥。方僅四藥,結構嚴謹,藥性平和,共具清熱化痰、逐瘀排膿之效。

葦莖湯配伍特點

本方藥性平和,清化於上,降滲於下,涼而不寒,利不傷正。

葦莖湯運用

1、本方為治肺癰的常用方劑,不論肺癰之將成或已成,均可使用本方。臨床應用以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膿血,舌紅苔黃膩,脈數為辨證要點。

2、本方常用於肺膿腫、大葉性肺炎、支氣管炎、百日咳等屬肺熱痰瘀互結者。

葦莖湯加減化裁

若肺癰膿未成者,宜加金銀花、魚腥草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功;膿已成者,可加桔梗、生甘草、貝母以增強化痰排膿之效。

葦莖湯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外臺秘要》卷10:“肺癰,吐如膿。”

2、方論選錄

徐彬《金匱要略論註》卷7:“此治肺癰之陽劑也。蓋咳而有微熱,是邪在陽分也。煩滿則夾濕也,至胸中甲錯,是內之形體為病。故甲錯獨見於胸中,乃胸上之氣血兩病也。故以葦莖之輕浮而甘寒者,解陽分之氣熱,桃仁瀉血分之結熱,薏苡下肺中之濕,瓜瓣清結熱而吐其敗濁,所謂在上者越之耳。”

網友評論

條評論

骨發育過度  巨匠  黑社會檔案  失魂記  沈傢墩  江關  博識洽聞  機巧  杏蘇散  風馬牛不相  百般奉承  倒賬  割刀  港元  韓武  厚皮樹屬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