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六腑如何調理
来源:74U閱讀網
去粉刺常用名:
去粉刺簡介:去粉刺指通過抑制皮脂腺的分泌、控制痤瘡丙酸桿菌的繁殖、調節體內激素水平、減輕炎癥以達到去除粉刺目的的美容方式、方法。去粉刺的效果維持時間根據具體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
去粉刺適用人群
皮膚出現粉刺,需要去除者。去粉刺禁忌人群
1、嚴重瘢痕體質或過敏體質者。
2、體質虛弱者,嚴重的臟腑功能障礙者。
3、對治療效果抱有不切實際幻想者。
4、小兒及月經期、妊娠期、哺乳期的婦女慎用。
5、各種傳染病,面部皮膚有創傷、潰瘍、感染或有比較嚴重的皮膚病者,禁用或慎用。
6、瘢痕體質及過敏性皮膚者慎用。
7、有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其他容易並發感染疾病。
去粉刺技術/手術風險
1、過敏
常見於過敏性皮膚,使用瞭不適合自己皮膚或質量劣質的化妝品,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皮膚過敏可外塗抗過敏藥膏,若出現范圍較大、程度較重的皮膚紅斑、水泡、瘙癢現象,應立即停藥,進行對癥處理。出現全身性皮膚過敏癥狀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處理。
2、皮膚異常
激光治療可引起一過性紅腫、紫癜、色素減退或色素加深、水皰、結痂,還可能出現光敏反應及皮膚腫瘤等。術後應常規進行冰敷10~15分鐘,如出現紫癜、水皰,外搽燒傷濕潤膏或者抗生素軟膏,保護好痂皮,可預防上述副反應的發生。
3、暈厥
多由於精神緊張而引起,需要放松心態,必要時可進行相關的急救或治療。
4、感染
操作不當可能引發皮膚感染,通過規范操作、做好清潔和消毒工作有效預防感染。一旦發生感染,需要及時就醫處理。
去粉刺效果說明
維持時間:通常來講,去粉刺的效果維持時間根據具體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
影響因素:受個人體質、面部皮膚情況、治療方式、所用的藥物、護理等因素影響,治療效果及維持時間會有所差異。
時間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求美者有粉刺復發的可能。依舊有去粉刺需求者,可在咨詢醫生後考慮再次進行治療。
去粉刺術後護理
1、術後監測
術後應註意觀察有無並發癥出現,治療期間如出現任何不適,應及時到醫院復診。
2、術後處理
建議選擇清水或者合適的潔面產品保持皮膚清潔,若需化妝時選擇不會堵塞毛孔的化妝品或者無油化妝品,一定記得及時卸妝;註意飲食平衡,營養豐富,少吃高糖飲食和奶制品,如薯條、面包、全脂牛奶等,多吃酸奶、蔬菜,水果和粗糧,多飲水,防止大便幹燥;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生活不規律;註意調整好心態,保持愉悅的心情,盡力排解緊張、憂慮等不良情緒。
3、術後禁忌
忌食辛辣刺激、油膩食物,忌煙忌酒;不能濫用化妝品;避免暴曬;不能用冷水洗面;禁止用手擠壓粉刺,以免炎癥擴散。
去粉刺術前註意
1、與醫生溝通,瞭解具體流程、相關常識等,做好心理準備。
2、完善體格檢查、心肺、血液等常規檢查,確認無嚴重全身性疾病,確認對美容藥物無過敏。
3、不良生活習慣改變,如禁止吸煙、飲酒等。
4、女性應盡量避開月經期、哺乳期、妊娠期。
5、清淡飲食,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糖類、油膩及海鮮等腥發性食物。
6、保持積極的心態,正確地對待治療。
7、註意面部清潔,嚴格把控化妝品的選用。
去粉刺相關醫學知識
粉刺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粉刺,在醫學中被稱為“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單位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皮損好發於面頰、額部和下頜,亦可累及軀幹,如前胸部、背部及肩胛部,以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及瘢痕為特征,常伴皮脂溢出。各年齡段人群均可患病,以青少年發病率為高,也常稱之為“青春痘”。
狹義的粉刺,特指粉刺性痤瘡,是痤瘡的早期形態,一般好發於即將進入青春期的男女青年。粉刺一般好發於男女青年的鼻翼,接著擴展到額、面頰、頜以及背部,發生的順序一般是自上而下的,軀幹的粉刺發生常常在頭、面部之後。這種粉刺的分佈常常呈對稱狀。粉刺開始時處於封閉狀態,皮損部呈白色,因此稱為封閉性粉刺,俗稱白頭。白頭粉刺演變到一定程度,會變成黑頭粉刺。黑頭粉刺又稱開放性粉刺。這種粉刺的中間有黑小點,略高於皮面或與皮面平行,擠壓時可擠出乳白色的豆腐渣樣的粉刺栓。
去粉刺手術分型
目前,常用去粉刺的方式包括:
1、使用功效性化妝品
現在市場上去粉刺的化妝品名目繁多,有添加瞭各種藥物、激素及活性物質的膏、霜、水、面膜等。但根據其作用大致可以分成皮脂抑制、角質溶解剝離、殺菌抑菌3類。
2、使用藥物
有用藥需求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一般粉刺僅用外用藥物即可,對於外用藥物療效不佳或中重度痤瘡患者,需要采取外用藥物和口服藥物聯合治療。常用藥物包括維A酸類藥物、抗菌藥物、激素藥物等。
3、物理與化學治療
物理與化學治療主要包括光動力、紅藍光、激光與光子治療、化學剝脫治療等,作為粉刺痤瘡輔助或替代治療以及後遺癥處理的選擇。
(1)光動力與紅藍光
采用高純度、高功率密度的紅光及藍光,對皮膚進行照射後產生光動力學反應,損傷細菌細胞膜從而導致細菌死亡,為新生細胞提供一個適合的環境。以增強新膠原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的生成,促進細胞生長,修復炎性痤瘡。
(2)激光與強脈沖光
通過治療儀器所發射的激光能量,順利地穿透病損的皮膚,進入病損部位,並對病損部位進行治療。該方法對於痘印、瘢痕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射頻
點陣射頻和微針點陣射頻對於痤瘡、瘢痕的改善有一定效果,對亞洲人種還可以減少治療中色素沉著的風險。
(4)化學剝脫治療
淺表化學剝脫術主要包括果酸、水楊酸及復合酸等、具有降低角質形成細脆的粘著性、加速表皮細胞脫落與更新、刺激真皮膠原合成和組織修復和輕度抗炎作用,減少痤瘡皮損同時改善皮膚質地,臨床上可用於輕中度痤瘡及痤瘡後色素沉著的輔助治療。
3、中醫治療
包括中藥治療、針灸治療、刮痧治療、推拿按摩治療以及氣功治療等。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