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選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馬培之
別 名:馬文植
國 籍:中國
出生地:江蘇武進孟河鎮
出生日期:1820
逝世日期:1903
職 業:中醫
信 仰:道傢
主要成就:懸壺濟世弘揚孟河醫派
使之奠定瞭在中國醫學史上的地位
馬培之(1820—1903),清代名醫,字文植,以字行。江蘇武進孟河鎮人,孟河醫派代表人物,被譽為“江南第一聖手”。他是現代著名書畫篆刻藝術傢、美術教育傢馬萬裡的曾祖父。其祖上自明代馬院判起即世代業醫,培之自幼隨其祖父名醫馬省三習醫16年,盡得其學;後又博采王九峰、費伯雄等醫傢之說,融會貫通。他為晚清著名學者俞樾的治病經歷,使其醫名大噪;又應詔入宮為禦醫為慈禧診病,慈禧稱贊他“脈理精細”,手書“務存精要”匾額,賜三品官,名震四方。孟河四大傢中巢、丁兩傢的代表人物巢渭芳與丁甘仁皆受業於馬培之;清末名醫鄧星伯亦是馬氏門生。
基本簡介
馬培之,諱文植,晚號退叟,清·武進之孟河人,生於嘉慶庚辰年(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僑寓吳中瓣蓮巷,光緒癸卯年卒(光緒廿九年,1903年)。
其祖上自明代馬院判起即世代業醫,馬自幼隨其祖父名醫馬省三習醫16年,盡得其學。
後又博采王九峰、費伯雄等醫傢之說,融會貫通。馬培之本姓蔣,因其祖先學醫於馬氏,遂從馬姓。同、光時最負盛名。其為翰林院編修餘鑒及晚清著名學者俞樾的治病經歷,使其醫譽更隆,名震大江南北。經江蘇巡撫吳元炳推薦,於光緒六年(1880年)應詔入京為西太後(慈禧)治病。太後疾愈,遂賜禦書“福”字及“務存精要”匾額各一,由此蜚聲醫壇,人稱“徵君”。其醫學為多學科,熔傷寒溫病為一爐。馬氏門生甚眾,比較著名的傳人有巢渭芳、丁甘仁、鄧星伯、馬伯藩、賀繼衡等。
人物著作
馬氏對中醫各科都有高深的造詣和成就,尤以外科見長。學術上推崇王氏全生派,同時亦能吸收正宗、心得兩派之精華而發明之。其外科著作有《馬評外科證治全生集》(亦即《外科全生集》)、《醫略存真》、《外科傳薪集》、《外科集腋》等。
馬培之(1820-1903年)清代醫傢。字文植,以字行。江蘇武進孟河鎮人。世醫出身,因幼年喪父而隨祖父馬省三學醫,醫術精良,尤長於內外、喉諸科。時值慈禧太後病,征各省名醫醫治,馬氏受薦入宮,治愈其病,遂得賞識。後馬氏因故托病回傢,慈禧且賜有匾額,醫名大振。所著有《外科傳薪集》,主張外證需內外同治貫通,方能取效。另其門人整理有《馬氏醫案》(即《馬培之外科醫案》),另有《醫略存真》一卷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