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宏正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奇俊峰
國 籍:中國
民 族:蒙族
出生地:內蒙古阿拉善旗
出生日期:1915
逝世日期:1947
性 別:女
蒙古名:色福勒瑪
奇俊峰(1915-1947),出生於一個蒙古貴族傢庭,內蒙古阿拉善旗人,原名色福勒瑪。19歲嫁烏拉特西公旗旗長,夫死,繼任。“七七事變”後,率十餘人由日偽控制區赴國軍駐紮的五原縣參加抗日,1938年5月國府軍委會任命她為烏拉特前旗防守司令部少將司令,在旗內招收200餘名青年,編為兩個團,在西山嘴保衛戰中表現英勇。1940年到重慶述職。受蔣介石夫婦召見,晉升中將,後所部擴編為三個團,兵力擴充到600多人,在傅作義之前線各部隊中擔負向導和偵察任務。1947年7月20日遭暗殺身亡。
傢庭背景
奇俊峰,父親德毅忱,曾被袁世凱授予輔國公爵位,但他反對封建王公制度,參加瞭內蒙古人民革命黨,於1927 年4 月發動武裝起義,成立瞭新政權―阿拉善旗政務委員會,後因孤立無援而失敗。德毅忱最終殉難於流放途中,為蒙古民族解放獻出瞭生命。
姑母以姑父的漢姓為她取名為奇俊峰。1934 年,19 歲的奇俊峰由姑母作主,嫁給烏拉特西公旗札薩克(即旗長)石拉佈多爾濟(時人稱之為‘石王”)為福晉。
時任東協理的額寶齋曾代理札薩克,後被迫退位,他不甘心交出實權,遂投靠錫林郭勒盟盟長德穆楚克棟魯像時人稱之為"德王") ;繼任札薩克不久的石王根基不穩,投向綏遠省政府主席傅作義倚為靠山。雙方在各自後臺的慫恿支持下兵戎相見,互有勝負。1936 年9 月,石王在長期征戰中積勞成疾,不治而逝
為瞭平息西公旗的混亂局面,奇俊峰親往歸綏(今呼和浩特)拜見傅作義,尋求支持。傅作義對奇俊峰的勇氣和見地十分贊賞,並以綏遠省政府決議案的形式作出瞭舊旗官印由奇俊峰保管,全旗護路、水草、抓羊等捐稅收入由奇俊峰經管,護路軍隊由奇俊峰統領,奇俊峰所懷身孕若系男子正式承襲王位等項決定。
1937 年舊歷三月十五,奇俊峰順利產下一子,取名阿拉坦敖其爾,漢名為奇法武。舊歷八月,奇俊峰正式就任札薩克之位,行使對全旗的管轄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