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朱良才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

朱良才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

中文名:朱良才

別名:朱性明字:少時號:振聲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中國湖南省汝城縣

出生日期:1900年

逝世日期:1989年

職業:軍人將軍

信仰:中國共產黨

主要成就:湘南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北京軍區政治委員;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

投身革命

朱良才,原名朱姓明,字少時,號振聲,湖南省汝城縣外沙村人,1900年9月27日出生於一書香門第。其父朱邦藩以教蒙館(即私塾)為生。傢有田20餘畝,房7間,因無勞力,雇人耕種,生活較富裕。朱良才上有兄長二人,長兄朱姓敏,次兄朱姓成,朱良才排行第三。他周歲時,父親病逝。此後,傢境日益艱難。他自幼讀私塾,14歲考入縣立高等小學,高小畢業後考入衡陽“誠德”中學。在這裡他開始接受新思想。“誠德”中學畢業後回鄉創辦新式學堂。朱良才的青少年時代過得十分平淡,在他參加革命後的《自傳》中曾回憶說:"這10年光景(1915-1925)純系一個不聞政治的老百姓……。但所處的社會地位,自發地產生瞭對舊社會的不滿情緒,以致成為後來能夠走向革命的基本因素。"

1925年,在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運動中,他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參加鄉農民協會,被推選為農民協會組織委員。1926年,朱良才隨農會委員集體加入國民黨。從此,他更加熱心地領導開展農民運動。“馬日事變”後革命處於低潮,在一片白色恐怖的情況下,許多共產黨員退瞭黨,而他卻更堅定瞭革命意志,於這年的10月份加入瞭中國共產黨。由於汝城的反動勢力瘋狂鎮壓革命,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他在村裡無法呆瞭。所以,縣委書記才親筆寫瞭密信,要他投奔朱德、陳毅參加湘南起義。

1927年,蔣介石發動瞭"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共產黨人及積極分子遭到捕殺,血雨腥風一時籠罩中華大地。朱良才作為農會的領導骨幹,被國民黨軍逮捕入獄。他經受瞭白色恐怖的嚴酷考驗後,革命信念更加堅定。1927年10月,朱良才被營救出獄後,毅然加入瞭中國共產黨。 

湖南起義

1928年1月初,朱良才經縣委介紹,前往湖南參加暴動。在湖南耒陽縣,朱良才找到瞭朱德和陳毅。幾天後,陳毅帶他到永興參加湖南特委召集的代表大會。會後,朱良才來到資興縣擔任縣委組織部部長,與其他領導一起發起瞭農民暴動。起義農民轉移到耒陽後,組成第36團,不久揮師井岡山,加入瞭紅4軍的行列。

朱良才參加紅軍後,開始在軍部當秘書,給朱德軍長掌印。後來,在朱良才積極請求下,被派到紅4軍主力之一的31團1營1連當黨代表。不久,他就率部參加瞭保衛井岡山的黃洋界戰鬥,當時由於紅軍主力出山作戰,黃洋界保衛戰,是以紅軍兩個連對敵軍一個師的懸殊兵力的戰鬥。1928年8月30日清晨,敵軍發起瞭瘋狂的進攻。朱良才和連長王良率領戰士利用有利地形,相繼打退瞭敵人的4次沖鋒,使敵人在我陣地前橫屍遍野。紅1連戰士的士氣更加高漲。而敵人則軍心動搖,當夜逃回瞭酃縣。戰後,毛澤東對黃洋界保衛戰給予瞭很高的評價。

黃洋界保衛戰取得勝利後,朱良才率部隨紅4軍參加瞭一系列戰鬥。由於朱良才堅定地執行毛澤東提出的建軍原則和戰術方針,作戰勇敢,又註意用革命道理去教育紅軍戰士,所以全連官兵,士氣旺盛。毛澤東經常在宋良才的紅1連開座談會,搞調查研究,提出一些連隊政治工作的方向性問題,進行建設全新的無產階級軍隊的嘗試。

1929年,朱良才率部隨毛、朱進軍贛南、閩西,建立中央革命根據地。次年,朱良才被任命為紅1方面軍第9師政委。

1930年底,蔣介石對中央根據地發動瞭第一次"圍剿"。12月29日,國民黨前敵總指揮張輝瓚率18師師部和兩個旅深入到龍岡地區。根據作戰命令,朱良才和師長徐彥剛指揮部隊迂回敵後,及時發起瞭猛攻。經過4個多小時的激戰,紅9師一舉攻占張輝瓚的指揮所,活捉瞭張輝瓚,並繳獲一部電臺。紅軍乘勝作戰,終於粉碎瞭敵人的第一次"圍剿"。1931年4月,第二次反“圍剿”開始不久,朱良才便率紅9師俘國民黨軍2000多人,受到毛澤東的稱贊。在朱良才擔任紅9師政委的兩年中,紅9師常常出敵不意地在敵背後開刀,幾乎每戰必勝,因此,紅9師被譽為"善打迂回的常勝師",朱良才也在征戰中屢建奇功。不幸的是,在一次激戰中,朱良才的右臂肘關節和血管同時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生命垂危,後經搶救,他才脫離危險,但右臂留下瞭終生殘疾。

長征

1932年初,朱良才被派到紅5軍團15軍擔任政治委員。朱良才剛一到任,就參加瞭贛州戰役。紅15軍奉命進入儲譚、大湖江一線阻擊援贛之敵。激戰中,朱良才親臨火線,奮力率部抵抗,在最危急時刻,朱良才親自帶領大刀隊,與敵人短兵相接。由於朱良才等部誓死阻敵援軍,才使主攻贛州的紅3軍團免受強敵夾擊。此後,紅15軍在軍長和朱良才政委的帶領下,參加瞭著名的漳州戰役和水口戰役。在戰火中,紅15軍逐漸鍛煉成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朱良才也在1933年召開的第2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被中央軍委授予二等紅星獎章。

紅1方面軍長征之前,由於中共中央"左傾"領導者的錯誤,朱良才幾經降職,被調到紅34師任政治部主任。但他並不因此而消沉。在湘江戰役中,朱良才槍傷復發,被送到醫院治療。傷愈後,他被任命為紅軍總衛生部政委兼野戰醫院政委。在朱良才的領導下,完善瞭紅軍總衛生院的編制,保障瞭紅軍衛生工作的開展。

1935年6月,紅1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後,朱良才奉命調至紅4方面軍31軍任政治部主任。朱良才反對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作法,引起張國燾的不滿,被張視為異己。1936年秋,朱良才調任紅4方面軍教導團團長兼政委。

1936年10月,紅4方面軍長征抵達陜北。不久,朱良才便和2萬多紅4方面軍將士一起,組成西路軍,渡黃河西征。由於孤立無援,西征軍終於以失利告終,西路軍幾乎全軍覆沒。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朱良才歷盡艱險,經過36天的沿途乞討和化裝潛行,終於在敵人眼皮下穿越瞭河西走廊,找到瞭援西軍,回到革命隊伍中。為瞭盡快營救西路軍將士,朱良才主動到八路軍蘭州辦事處專門做營救工作,被任命為秘書長。由於他有親身經歷,對失散紅軍認得特別準,很快找回瞭許多紅軍幹部,為我黨挽回瞭一大批骨幹力量。1938年春,朱良才到中央黨校學習。

抗日戰爭

1938年秋,朱良才奉命到華北抗日前線晉察冀軍區,擔任三分區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朱良才在三分區工作一年,他和分區司令員陳漫遠發動全分區軍民經過48天的戰鬥,粉碎瞭日軍對五臺山的圍攻。

1939年秋,朱良才調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後為主任。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的直接領導下,他全力以赴地做軍區和部隊的政治工作。在這期間,晉察冀軍區各部隊先後取得瞭雁宿崖殲滅戰、黃土嶺圍攻戰的勝利,並擊斃瞭有"名將之花"之稱的日軍"蒙疆駐屯軍"最高司令兼第三混成旅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在抗擊日軍的同時,還成功地進行瞭反"摩擦"鬥爭,粉碎瞭蔣介石反動派的陰謀。朱良才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為晉察冀根據地的軍事鬥爭提供瞭強有力的政治保障。他積極倡導和組織開展模范黨支部和殺敵立功運動,及時發現和宣傳"狼牙山五壯士"、"民兵英雄李勇"、"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等先進典型。

建國後

1946年1月,朱良才擔任晉察冀軍區軍政幹部學校副校長兼副政委。1948年5月至1949年8月,朱良才任華北軍政大學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為培養軍政幹部做出瞭重要貢獻。1949年8月,朱良才調任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兼華北軍政大學政委。1954年後,升任軍區副政委。1955年至1958年任北京軍區政委。

1959年,朱良才主動要求退出領導崗位,把位子讓給年富力強的同志,受到中央軍委領導的稱贊。

1962年朱良才曾被選為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是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第一至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曾是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法院委員,中共華北局委員,華北行政委員會委員。

朱良才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朱良才於1989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終年89歲。

文昌帝君  旗語  染緣  林山  文欣  曼福  娓娓動聽  急中生智  皇華  阿騙正傳  被判  來為  閥閱  雕漆  幹溝二村  晉綏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