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蒲華 清末“海派四傑”之一

蒲華 清末“海派四傑”之一

中文名:蒲華

別 名:作英

出生地:浙江嘉興

職 業:畫傢

主要成就:清末“海派四傑”之一

代表作品:《倚篷人影出菰蘆圖》

蒲華,1832年生於秀水(今浙江嘉興)城內學子弄(今育子弄)。父在城隍廟設肆,以售賣祭供城隍的“保福餃”為業。蒲華幼時,從外祖父姚磐石讀書,後曾師事林雪巖。1853年入庠為秀才。

蒲華在嘉興時,傢境貧寒,曾租居城隍廟。為人樸厚,淡於名利,潛心於繪畫。22歲結婚,娶繆曉花為妻,亦善書畫。二人貧困相守,情感至深。

1863年秋,相依十年的妻子病逝。蒲華以詩抒其哀慟:“十年結知己,貧賤良可哀”。時年蒲華32歲,無子。從此不再續娶,孑然一身至老。

與友人結鴛湖詩社,有詩稿《芙蓉庵燹馀草》,得詩傢陳曼壽等題辭贊許,早年便獲“鄭虔三絕”之美譽。

1864年春,客寧波。同年到臺州,十多年間,先後在太平(今溫嶺)縣署、新河(溫嶺屬)糧廳和海門(今椒江)海防同知府當幕僚。因不善官場應酬,更不耐案頭作楷,疊遭辭退。生性嗜酒,疏懶散漫,人稱“蒲邋遢”。窮途無路,開始賣畫生涯,走遍臺州、溫州、寧波、杭州等地。雖以畫為生,卻不矜惜筆墨,有索輒應。當時民生多艱,又因人微畫易,筆潤微薄,常至升鬥不濟。

1881年春,自上海去日本,受日人贊賞,頗為自得,因繪《海天長嘯圖》以舒其意。同年夏歸國,依舊畫筆一枝,孓然一身,遊食於滬寧蘇常、杭甬臺溫一帶。

師承陳淳、徐渭、鄭板橋風格,借鑒近世浙東畫傢林璧人(藍)、傅嘯生(濂)、姚梅伯(燮)及趙之謙,曾跟著名詞人與畫傢范湖居士周閑學畫。

當其聲名遠揚,鄉間舊友來滬探望,蒲華盛情款待,視同至親。日本來客,每以重金求畫,得資便呼朋鬥酒,或為青樓女子贖身,竟至垂橐空囊。因而在滬期間,仍為生計所驅,不時奔走於滬寧、滬杭之間。

清末多災荒,他參加“豫園書畫善會”,義賣書畫以助賑。

蒲華素無疾,步履輕捷。1911年夏,醉歸寓所,假牙落入喉管,氣塞而逝。

蒲華無子,一女在鄉。吳昌碩等為其治喪,由一侄扶櫬歸葬嘉興西麗橋西堍,今墓已不存,唯吳昌碩所書“蒲山人墓志銘”嵌藏於南湖監亭內壁,為後人憑吊遺跡。

蒲華一生貧困潦倒,極不得志,吳昌碩題墓志鉻曰:“富於筆墨窮於命”。

1923年,柳溪周斌(芷畦)得蒲華《芙蓉庵燹餘草》遺稿。

1926年,吳昌碩作序,丁輔之印行蒲作英《芙蓉庵燹餘草》線裝本,由上海聚珍仿宋印書局校刊精印。

1936年,《蒲作英用印集存》馬公愚署簽,宣和印社出版。

1980年,嘉興博物館舉辦“蒲作英書畫展覽”。

1984年至1986年,《蒲華》畫冊問世,浙江人民美術出版。

聚寶源  簽到活動  阻塞性肺炎  雪頂咖啡  文質彬彬  百安居  俊彥  袁傢橋  黃義達  知雲  蔓狀靜脈叢  終身大事  水泊子  博古通今  後洋盈眾站  楊貴妃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