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英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曹攄
別名:曹顏遠、聖君
國籍:晉朝
民族:漢族
逝世日期:公元308年
職業:官員、文學傢
主要成就:善治地方愛民如子
代表作品:《感舊詩》
籍貫:譙國譙縣
官位:襄城太守、征南司馬
早年經歷
曹攄字顏遠,譙國譙縣人。祖父曹肇,曹魏時為掌管宮門警衛將軍。曹攄年少時孝順父母,愛學習善作文,太尉王衍見面後很器重他,調補為臨淄縣令。
明察秋毫縣境有一寡婦,奉養婆母很恭敬。婆母因她年輕,勸促她改嫁,媳婦守節毫不動心。婆母憐憫她,悄悄自殺瞭。親戚鄉黨控告她謀害婆母,司法官用嚴刑拷問,寡婦忍受不瞭苦楚,便自行捏造供詞認罪。按罪行臨處決時,適逢曹攄接任到職。曹攄知道此案有冤情,重行辨析查究,完全得知瞭案情的真象,當時的人稱頌他的英明。
獄中有判死罪的囚犯,年終,曹攄查獄,憐憫他們,問道:“你等不幸到這非人住所,感受怎樣?新年向來為人情所重視,難道不想在此時會見傢人嗎?”眾囚犯齊哭訴:“如果能暫得歸傢,死無遺恨。”曹攄通知開獄放歸,明令限時返獄。下屬官吏各持己見,都說不可放歸。曹攄說:“他等雖是小人,卻不會背義,我替大傢負擔責任。”限期到瞭,都遵守時間回獄瞭,並沒有違令的人,全縣感嘆佩服,傳稱“聖君”,後人稱此事為“曹攄約囚”。 進入朝廷任尚書郎,轉任洛陽縣令,廣施仁愛明斷訟事,百姓都懷念他。時遇天降大雨雪,宮門口在夜間失去瞭欄架,經眾官檢察,都未查出它的下落。曹攄令收監門衛,眾官都說不妥。曹攄說:“宮門近旁禁令森嚴,決不會有外人敢作盜,必是宮門衛士把它燒掉驅寒罷瞭。”經責問衛士,果然服罪。因病辭去官職。後又重任洛陽縣令。
幾經輾轉當齊王司馬冏輔佐朝政時,曹攄和左思同為記室督。司馬冏曾經從容問曹攄說:“天子被叛臣威逼,沒有人能挺身拯救。我率領四方義兵起來恢復王朝,如今入朝輔佐朝廷,挽救時局艱難,有人勸告我還歸封地,而你的意見是怎樣的呢?”曹攄說:“掃平禍國叛賊,輔助恢復帝位,自古迄今人臣所建的功都不及大王盛大。但道沒有興隆後而不泯滅的,物沒有茂盛後而不衰落的,這不僅是人事規律,而且也是天之常理。我個人接受您的詢問,豈敢不盡獻真情。希望大王身居高位考慮到危亂,在充裕時逆料到空虛,精心選拔百官,心存公道排除私欲,舉薦賢能進獻善人,致力求得良才,然後整頓車馬,拱手告別返歸封地,便可上下同慶,曹攄等亦當極為慶幸。”司馬冏沒有采納。 不久轉任中書侍郎,長沙王司馬乂任他為驃騎司馬。司馬乂戰敗,免去瞭官職。繼之而來的是母親去世服喪。
公元306年(永興三年),曹攄被起用任職襄城太守。當時襄城多次經歷匪患,曹攄進行安撫整頓治理,一個月便得到恢復。
戰敗遇難公元308年(永嘉二年),高密王司馬簡坐鎮襄陽,任用曹攄為征南司馬。當年被流放的王逌等聚眾屯駐冠軍,攻入城鎮掠奪。司馬簡派參軍崔曠討伐,命令曹攄為崔曠的都護。崔曠是個狡詐殘暴之人,欺哄曹攄為前鋒作戰,自己約期作後援,曹攄接戰後崔曠未能如期到達,曹攄孤軍與王逌戰於酈縣,軍隊戰敗遇難。舊吏屬及百姓同往奔喪會合送葬,一路號啕,像奔父母之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