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玄燁 清聖祖

玄燁 清聖祖

中文名:愛新覺羅·玄燁

外文名:The Kangxi Emperor;Kayser King

別名:康熙帝;恩赫阿木古朗汗

國籍:中國(清朝)

民族:滿族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景仁宮

出生日期: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

逝世日期: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

職業:皇帝、政治傢、戰略傢

主要成就:蠲免賦稅、發展經濟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傢

早期經歷

玄燁是順治帝福臨的第三子,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其母孝康章皇後佟佳氏時為庶妃。順治帝生前沒有冊立太子,順治十八年(1661年)他臨終時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因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選其為繼承人,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當年正月初九日(2月8日),玄燁即位於太和殿,時年僅6歲(虛歲8歲),頒詔大赦,並改明年為康熙元年。順治遺詔同時指派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 

玄燁8歲喪父,母親重病時,玄燁“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10歲喪母,玄燁晝夜守靈,水米不進,哀哭不停。康熙後來回憶說,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 

智擒鰲拜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輔索尼病故。七月初七,14歲的康熙帝正式親政,在太和殿受賀,大赦天下。但僅十天後,鰲拜即擅殺同為輔政大臣的蘇克薩哈,數天後與遏必隆一起進位一等公,實際政局並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當時,康熙帝經常召集少年侍衛在宮中作撲擊之戲,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1669年6月14日),他突然命令這些侍衛在鰲拜進見時將其逮捕。大臣商議鰲拜大罪三十條,請求誅其族,康熙帝念鰲拜功勞,赦死罪而拘禁,但誅殺瞭鰲拜的很多弟侄親隨及黨羽,不久鰲拜死於禁所。僅存的另一輔政大臣遏必隆因為長期勾結鰲拜,被削去太師、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平定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之信繼續鎮守廣東為引線,引發瞭是否撤藩的激烈爭論。最後康熙帝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傢利”,決定下令“撤藩”。

同年十一月,吳三桂在雲南提出反清復明,並於次年派將率軍進攻湖南,攻陷常德、長沙、嶽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佈檄文,聲討清朝。廣西將軍孫延齡、四川巡撫羅森等許多地方大員紛紛反清。接著,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數月之內,滇、黔、湘、桂、閩、川六省丟失,一時間清帝國危在旦夕。隨後,陜西提督王輔臣、廣東尚之信等也相繼反叛,叛亂擴大到廣東、江西和陜西、甘肅等省。

康熙帝的對策是堅決打擊吳三桂,決不給予妥協講和的機會;而對其他的叛變者則大開招撫之門,以此來分化敵軍,削弱吳三桂的羽翼,從而孤立吳三桂。在這個方針之下,康熙帝把湖南作為軍事進攻的重點,命勒爾錦等統領大軍至荊州、武昌,正面抵住吳三桂,並進擊湖南,又命嶽樂由江西赴長沙,以夾攻湖南。此外,康熙帝又放手重用漢將漢兵作戰。 

康熙十五年(1676年),陜西王輔臣和福建耿精忠在清軍進攻下,先後投降。廣東的尚之信也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投降。陜、閩、粵以及江西都先後平定。吳三桂局促於湖南一隅之地,外援日削,而清軍已由江西進圍長沙,其失敗之勢已成。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周,大封諸將。未幾即憂憤成疾,於八月病死。吳三桂死後,其部將迎立其孫吳世璠繼位,退居雲貴。此後,清軍先後收復湖南、廣西和四川。

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冬,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三藩平定。從許多記載來看,清軍在平三藩時曾造成屠殺平民事件,不僅僅在川滇,其他相關地區也遭受類似的厄運,比如江西百姓遭受屠戮的數量就不少,“剿洗,玉石難分,老幼死於鋒鏑,婦子悉為俘囚,白骨遍野,民無噍類”。 

統一臺灣

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中風而死,明鄭王朝發生政變,年僅12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大權實際上為馮錫范、劉國軒掌握,鄭氏官員向心力開始動搖,負責與清朝談和的傅為霖甚至願當內應。 福建總督姚啟聖認為是進攻臺灣的好時機,向康熙帝推薦施瑯。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出兵攻臺,在澎湖大敗劉國軒所率領的鄭氏海軍,收復瞭臺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臺灣設一府(臺灣府)三縣,即臺灣縣(今臺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隸福建省,並在臺灣設巡道一員,總兵官一員,副將二員,兵八千。在澎湖設副將一員,兵二千。從而加強瞭中央對臺灣的管轄,促進瞭臺灣經濟文化的發展。 

驅逐沙俄

明末開始,沙俄遠征軍曾多次入侵黑龍江流域,燒殺搶劫,四處蠶食。康熙二十

二年(1683年)九月,清廷勒令盤踞在雅克薩等地的沙俄侵略軍撤離清領土。沙俄軍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竄至愛琿劫掠,清將薩佈素將其擊敗,並將黑龍江下遊沙俄軍建立的據點均予焚毀,使雅克薩成為孤城。但沙俄軍負隅頑抗。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二十三日,為瞭徹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帝命都統彭春赴愛琿,數日攻克雅克薩城,即行回師,留部分兵力駐守愛琿,另派兵在愛琿、墨爾根(今黑龍江嫩江)屯田,加強黑龍江一帶防務。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沙俄卷土重來,再次占領雅克薩城。俄軍這一背信棄義的行為引起清政府的極大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報,即下令反擊。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二十四日,清軍2000多人進抵雅克薩城下,將城圍困起來,勒令沙俄侵略軍投降。托爾佈津不理。八月,清軍開始攻城,托爾佈津中彈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揮,繼續頑抗。八月二十五日,清軍考慮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薩,必待援兵,且考慮隆冬冰合後,艦船行動、馬匹糧秣等不便,於是在雅克薩城的南、北、東三面掘壕圍困,在城西河上派戰艦巡邏,切斷守敵外援。侵略軍被圍困,戰死病死很多,826名俄軍, 最後隻剩66人。雅克薩城旦夕可下,俄國攝政王索菲亞急忙向清廷請求撤圍,遣使議定邊界。清廷答應所請,準許沙俄軍殘部撤往尼佈楚。

雅克薩之戰結束後,雙方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締結瞭《尼佈楚條約》,規定以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外興安嶺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裡江以東地區均為清朝領土。 

大破準部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爾喀蒙古內部又分為紮薩克圖、土謝圖、車臣等三部,漠西厄魯特蒙古內部又分為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部。清軍入關之前,漠南蒙古就已歸附大清,喀爾喀蒙古和厄魯特蒙古各部,也與清政府關系密切。

康熙年間,準噶爾在領袖噶爾丹的統治下,勢力強盛。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底,沙俄參加中俄邊界談判的全權代表戈洛文,在伊爾庫茨克專門接見瞭噶爾丹的代表,策動噶爾丹進攻喀爾喀蒙古,噶爾丹本來就與喀爾喀三部中的土謝圖汗部有矛盾,遂掀起對喀爾喀的戰爭。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親率騎兵三萬自伊犁東進,越過杭愛山,進攻喀爾喀,很快占領整個喀爾喀地區。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與哲佈尊丹巴一世決定投清,於是喀爾喀三部數十萬分路南奔,逃往漠南烏珠穆沁一帶,向清廷告急,請求保護。康熙一面把他們安置在科爾沁放牧,一面責令噶爾丹罷兵西歸。但噶爾丹氣焰囂張,置之不理,反而率兵乘勢南下,深入烏珠穆沁境內。對於噶爾丹的猖狂南犯,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征集兵馬,嚴行防堵,一面調兵遣將,準備北上迎擊,先後在烏蘭佈通和昭莫多大破準噶爾。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鑒於噶爾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詔親征。噶爾丹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死去。至此康熙時期討伐噶爾丹之戰始告結束,漠北喀爾喀地區納入清朝版圖。

噶爾丹死後,策妄阿拉佈坦便成為準噶爾部的統治者。隨著他的統治地位的鞏固和地盤的不斷擴大,又萌生向東擴張的野心。策妄阿拉佈坦在沙俄支持下,不斷襲擊清軍據守的科佈多、巴裡坤、哈密等軍事重鎮,並派兵侵入西藏。由於康熙及時派兵進藏協同藏軍圍剿,才將準噶爾勢力趕出西藏。

九子奪嫡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時年兩歲的二阿哥胤礽為皇太子,日後皇太子變得驕縱與蠻橫並結黨營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殺索額圖,父子關系趨於緊張。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蘭圍場的佈爾哈蘇行宮,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的理由,宣佈廢除太子。之後眾多阿哥開始瞭對於皇位的覬覦。

大阿哥胤褆是庶長子,一向不被康熙喜歡,自知無望,向康熙提議立八阿哥胤禩,理由

是“術士張明德嘗相允祀必大貴”,又說要替父殺掉胤礽,讓康熙極為寒心,嚴加訓斥,同時對胤禩嚴加提防。這時三阿哥胤祉揭發大阿哥搞魘鎮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將大阿哥囚禁。康熙厭惡胤禩勾結胤褆,也將其關押,後又釋放。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復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1711年)末被告與刑部尚書齊世武、步軍統領托合齊、兵部尚書耿額結黨營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詔廢太子。從此廢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三阿哥胤祉見此亂局,主動退出競爭。

胤礽再度被廢後,八阿哥胤禩轉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禎(四阿哥同母弟,後改名允禵),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俄附庸八阿哥。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廢後,敢於為胤礽說好話,屬太子黨。胤礽二度被廢之後,胤禛看到胤礽絕無復立之可能,開始結黨營私,窺視儲位。這時形成瞭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和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兩大勢力。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玄燁崩於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69歲。在位61年零10月。當時八爺黨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禎遠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軍統領隆科多宣佈康熙遺囑,命胤禛繼承皇位,是為雍正皇帝,為康熙帝上廟號聖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 

2013年8月29日,遼寧省檔案館新館首度展出“康熙遺詔”,上面寫著:“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咸使聞知。” 

東逸灣  殺虎  水果夾心蛋  馬奶酒  任君選擇  做核酸  歷史最悠久  鐵血奇兵  吳忠  堰西  程委  宮庭  耐熱  呂渭  小胖妞  免疫復合物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